首页|浅析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

浅析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总结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9月间收治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骨折类型、骨折时间、骨密度测定结果、Charlson合并症指数等,并对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年龄均>70岁,女性46例,占73.01%;骨折类型中所占比重最高的分别为椎体骨折后再发生股骨胫骨折以及股骨胫骨折后再发生股骨胫骨折,先后两次隔着间隔时间0.5~2.7年,平均1.6±0.8年。结论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病人、骨密度测定结果T值下降明显者以及有椎体或股骨颈骨折史等,临床应充分警惕,对于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科学预防,降低再骨折发生率。

赵永

展开 >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474150

骨质疏松 骨折后再骨折 风险因素 临床分析

2014

中外健康文摘
中国中医药报社

中外健康文摘

影响因子:0.016
ISSN:1672-5085
年,卷(期):2014.(2)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