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1-2012年南平市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调查

2011-2012年南平市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调查

扫码查看
目的:掌握南平市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制定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蜚蠊密度。结果鼠类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92.06%;蚊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80.50%;蝇类以大头金蝇和家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蝇总数的40.09%和33.77%;蜚蠊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99.57%。各种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均有明显的季节性,鼠类、蝇类和蜚蠊全年均有活动,蚊类3月份开始活动,鼠类、蝇类活动以4~6月为高峰期,蚊类以5~7月为高峰期,蜚蠊以7月为最高。结论应根据病媒生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科学办法综合防治。

朱红梅、张辉、卓鸣莺、文辉、陈敏、杨铭建

展开 >

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南平 353000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业教学实习基地 353000

病媒生物 密度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2014

中外健康文摘
中国中医药报社

中外健康文摘

影响因子:0.016
ISSN:1672-5085
年,卷(期):2014.(1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