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4种新烟碱类药剂对红火蚁有翅生殖蚁及幼虫的胃毒毒力传递作用

4种新烟碱类药剂对红火蚁有翅生殖蚁及幼虫的胃毒毒力传递作用

扫码查看
化学防治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控制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发生危害的主要方法.本文测定了呋虫胺、噻虫胺、噻虫嗪和烯啶虫胺4种新烟碱类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600 6 μg/mL、0.877 7 μg/mL、1.106 3 μg/mL和1.046 4 μg/mL;进一步测定了药剂处理后工蚁对雌性生殖蚁、雄性生殖蚁及幼虫的胃毒毒力传递作用.结果表明噻虫胺和噻虫嗪处理7d后雌性生殖蚁死亡率均达100%,呋虫胺和烯啶虫胺处理9 d后雌性生殖蚁死亡率达100%;噻虫嗪处理3 d后雄性生殖蚁死亡率达到100%,其他3种药剂处理5 d后死亡率达100%;4种药剂处理8 d后幼虫死亡率均达100%.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红火蚁防治药剂提供了依据.
Stomach toxicity transfer of four neonicotinoid chemicals to the alate reproductive ants and larvae of red imported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neonicotinoid pesticidestomach toxicitytransfer

梁钰铃、潘凤香、梁铭荣、陆永跃

展开 >

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510642

红火蚁 新烟碱类杀虫剂 胃毒 传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

2021YFD10005002023KJ134

2023

植物检疫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植物检疫

CSTPCD
影响因子:0.498
ISSN:1005-2755
年,卷(期):2023.37(5)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