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藏高原几种典型高山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

青藏高原几种典型高山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

扫码查看
选用西宁地区人工栽培的高山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和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比较了3种高山植物之间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和CO2响应特性,叶片光合色素以及UV-B吸收物质的差异;并以低海拔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为对比,分析了高山植物与低海拔植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低海拔植物菘蓝相比,3种高山植物光合作用的表观量子效率(AQY)都偏低;唐古特大黄叶片的AQY、羧化效率(CE)和光呼吸速率(Rp)都很低,净光合速率(Pn)的光响应曲线在全日照光辐射范围内并没有达到完全饱和,这与单位面积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色素以及UV-B吸收物质有关;麻花艽植物与唐古特大黄一样,具有较高的UV-B吸收物质和光合色素含量,但其Rp较高,加之Pn受气孔限制较为明显,故其光合作用的饱和光强很低,Pn相对于其它3种植物也较低;山莨菪与低海拔植物菘蓝的光合特性很相似,都具有较高的AQY和CE.这些结果表明,3种高山植物的光合特性有较大差异,但并没有一致的相对于低海拔植物的共性.4种植物Pn的胞间CO2浓度(Ci)响应曲线在CO2饱和点以后都表现为无机磷(Pi)再生限制,其Rp的变化与CO2饱和点以后的最大Pn的变化基本一致.
COMPARATIVE STUDIES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TYPICAL ALPINE PLANT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师生波、李惠梅、王学英、岳向国、徐文华、陈桂琛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

青藏高原 高山植物 药用植物 光合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中西部专项基金

301701542002CB714006KSCX2-1-072001BA901A47

2006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植物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62
ISSN:1005-264X
年,卷(期):2006.30(1)
  • 8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