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树种幼苗的组成、空间分布和旱季存活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树种幼苗的组成、空间分布和旱季存活

COMPOSI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URVIVAL DURING THE DRY SEASON OF TREE SEEDLINGS IN A TROPICAL FOREST IN XISHUANGBANNA,SW CHINA

扫码查看
林下树种幼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2007年10月底在西双版纳20 hm2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设置了450个幼苗样方(1 m2),对样方内的树种幼苗(胸径<1cm)进行了调查,并观测了当年的实生苗(H≤30 cm)在2007~2008年旱季期间的存活变化.结果表明,该区森林林下树种幼苗的组成比较丰富,但个体数在物种间的分布极为不均匀.除4.17%的幼苗个体未鉴定外,调查到的已知树种幼苗共计6 367株,隶属于49科116属161种,并且Simpson、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分别达到了0.69、2.29和0,45.个体数少于5株的幼苗贡献了50.31%的物种数;在1 m2的样方尺度上,幼苗密度和种丰富度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14.15±0.72)株·m2和(3.73±0.10)种·m-2(Means±SE,n=450);优势幼苗为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短刺锥(Castanopsis echidnocarpa)和假海桐(Pittosporopsis kerrii)等,它们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形、海拔和母树分布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旱季期间,幼苗的死亡比例较大(26.49%),主要集中在优势幼苗.幼苗在干旱胁迫环境下的死亡格局表现出了明显的种间差异:香花木姜子(Litsea panamanja)和望天树两优势幼苗的死亡率分别为62.65%和35.87%,而假海桐和蚁花(Mezzettiopsis creaghii)等7种优势幼苗的死亡率较低(<9%),除望天树等13种优势幼苗外,其余692株幼苗(共129种)仅死亡了10.40%,而且有91种幼苗均没有发生死亡.幼苗间的存活差异有待于从种子大小、幼苗的形态和牛理特性及其所在空间位置的生境特征等多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

李晓亮、王洪、郑征、林露湘、邓晓保、曹敏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勐腊,66630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树种幼苗 组成 空间分布 存活 旱季 西双版纳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

KZCX2-YW-430-03

2009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植物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62
ISSN:1005-264X
年,卷(期):2009.33(4)
  • 37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