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藏高原东缘两处高山树线交错带时空动态及其建群种的生态学特征

青藏高原东缘两处高山树线交错带时空动态及其建群种的生态学特征

扫码查看
热量匮乏是高山树线的主要成因,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对高山树线及其建群种的生态学过程及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青藏高原东缘的折多山和剪子弯山两处高山树线(海拔分别为4 265 m和4 425 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垂直样带,同时结合区域温度、降水的长时间序列分析,探究两处树线的时空动态过程,并明确了建群种冷杉(Abies spp.)的生态学特征.结果 表明:1)折多山和剪子弯山区域的气温在过去58年均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分别上升了0.72和0.91℃),而折多山和剪子弯山区域降水均存在微弱的降低趋势.2)折多山的峨眉冷杉(A.fabri)龄级结构呈反J形,剪子弯山的鳞皮冷杉(A.squamata)龄级结构呈双峰形,二者种群结构均相对稳定.3)在小尺度上,种子扩散限制使得两处树线的冷杉聚集分布.在大尺度上,折多山峨眉冷杉亦呈聚集分布,而剪子弯山鳞皮冷杉受生长环境以及种内或种间关系的影响呈随机分布.4)两处样地建群树种的树高和基径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位于树线交错带上部的冷杉均呈现树高生长大于径向生长的异速生长关系,而位于样地中、下部位的冷杉大部分呈等速生长关系.5)相比10年前,折多山和剪子弯山的树线及树种线位置均无明显变化,剪子弯山鳞皮冷杉种群的树木密度亦无明显变化,而折多山的树木个体数提高了约25%;相比20年前,折多山和剪子弯山的树种线分别上移了50和30m,树线位置分别升高了75和40m,树木个体数亦明显增加,分别提高了约220%和100%.树线及其建群种在较大时空尺度上主要受热量的控制,而在较小时空尺度上受温度及生长环境共同作用的影响.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two alpine treeline ecotones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dominate species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周天阳、NARAYAN Prasad Gaire、廖礼彬、郑莉莉、王金牛、孙建、魏彦强、谢雨、吴彦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1408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特里布文大学中央环境科学院,加德满都

8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西双版纳66630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加德满都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730000

展开 >

树线 时空动态 龄级结构 异速生长 海拔梯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661144045和31400389

2018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植物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62
ISSN:1005-264X
年,卷(期):2018.42(11)
  • 4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