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期封育演替下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生产力与多样性关系

长期封育演替下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生产力与多样性关系

扫码查看
封育是退化草地的重要恢复措施,理解长期封育过程中草地群落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变化特征及两者间关系,有助于草地植被的恢复管理与利用.该研究依托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草原长期封育演替梯度,选择持续放牧、封育9年、26年和34年的草地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上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及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封育显著提高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的地上生产力、凋落物生物量、功能丰富度和功能离散度,未改变草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功能均匀度,但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长期封育(34年)后显著下降.此外,封育对不同植物群落加权平均功能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随机森林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群落加权平均功能性状对封育草地群落地上生产力变异的解释度高达70.70%,其中植株高度是最主要的解释因子;功能多样性的解释度为36.86%,主要由功能丰富度贡献;而物种多样性的解释度仅为14.72%.由此可见,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对草地群落地上生产力的贡献远高于物种多样性,建议将其纳入植物群落恢复演替动态研究,以便全面了解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为更好地实现生态恢复目标奠定基础.
Diversity-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typical grassland during the long-term grazing exclusion succession

张义、程杰、苏纪帅、程积民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8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展开 >

功能多样性 植物功能性状 物种多样性 封育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科学院野外站联盟项目

2016YFC0500700KFJ-SW-YW028-07

2022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植物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62
ISSN:1005-264X
年,卷(期):2022.46(2)
  •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