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贡嘎山树线过渡带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

贡嘎山树线过渡带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

扫码查看
土壤胞外酶及其化学计量比是反映土壤养分可用性和微生物底物限制的敏感指标.然而,对全球变化敏感的高山树线过渡带土壤酶活性和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素仍不清楚.该研究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川西贡嘎山高山树线过渡带(森林、树线、灌丛)进行土壤采样,测定了树线过渡带土壤中5种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素二糖水解酶(CBH)、木聚糖水解酶(XYL)、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2种氧化酶(多酚氧化酶(PO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计算土壤胞外酶活性化学计量比(碳、氮(N)酶活性比和碳质量指数).结果表明:灌丛土壤LAP、POX、CAT活性显著低于树线和森林土壤,XYL活性在树线最低,其他胞外酶活性在树线过渡带不同位置差异不显著.灌丛土壤lnBG/lnLAP显著高于森林和树线处土壤,lnBG/ln(NAG+LAP)在树线过渡带没有显著变化,碳质量指数在树线处最高.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含量和植物叶片木质素:N是影响树线过渡带土壤酶活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植物叶片碳氮比、木质素:N和土壤可溶性氮含量是影响树线过渡带土壤胞外酶活性化学计量比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贡嘎山地区的部分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沿树线过渡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不同植物类型下微生物群落差异导致.这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树线迁移可能会改变胞外酶活性进而影响土壤养分循环.
Soil 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ies and their stoichiometric ratio in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s in Gongga Mountain,China

李东、田秋香、赵小祥、林巧玲、岳朋芸、姜庆虎、刘峰

展开 >

西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西藏大学理学院,拉萨850000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胞外酶活性 树线过渡带 酶化学计量比 植被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87046531700462

2022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植物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62
ISSN:1005-264X
年,卷(期):2022.46(2)
  • 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