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早春首次降雨时间及降雨量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种短命植物形态特征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早春首次降雨时间及降雨量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种短命植物形态特征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扫码查看
早春降雨事件是影响荒漠短命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为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积雪完全融化后早春首次降雨时间及降雨量对短命植物光合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两种优势短命植物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hinchum)和琉苞菊(Centaurea pulchella)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首次降雨时间(积雪完全融化后第10、20和30天)和3个降雨水平(5、10和15 mm),探究两物种的形态、生物量及光化学效率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积雪完全融化后第10天进行首次降雨处理时,随着首次降雨量的增加,尖喙牻牛儿苗的叶面积和总生物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最大光化学效率呈下降趋势.在第20和30天进行首次降雨处理时,尖喙牻牛儿苗和琉苞菊的叶面积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积雪完全融化后5 mm降雨处理时,随着首次降雨时间的延迟,尖喙牻牛儿苗和琉苞菊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10 mm降雨处理时,尖喙牻牛儿苗的冠根比降低,根长和总生物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琉苞菊的根长呈显著增加趋势;15 mm降雨处理时,尖喙牻牛儿苗的叶面积、冠根比和最大光化学效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琉苞菊的冠根比和最大光化学效率呈下降趋势,总生物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尖喙牻牛儿苗和琉苞菊的根长分别与0-5 cm和5-10 cm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早春首次降雨量比首次降雨时间更能影响植株生长,但不同物种对降雨格局变化的响应不一致,这可能通过影响早春短命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而影响早春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Effects of the first rainfall timing and amount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f two ephemeral species in the Gurbantünggüt Desert,northwestern China

张玉林、尹本丰、陶冶、李永刚、周晓兵、张元明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荒漠短命植物 首次降雨时间 首次降雨量 总生物量 最大光化学效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创新环境项目新疆创新环境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

419770992018Q0092021D01E03Y201976

2022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植物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62
ISSN:1005-264X
年,卷(期):2022.46(4)
  • 1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