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樟子松固沙林林水关系研究进展及对营林实践的指导

樟子松固沙林林水关系研究进展及对营林实践的指导

扫码查看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面积的人工林,如何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性已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mongolica)以其抗旱、抗寒、耐贫瘠等优良特性成为中国北方生态治理中最主要的常绿针叶树种之一,近70年来发挥了巨大的防风固沙与生态固碳功能.然而,随着林分的生长与气候变化,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正经历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胁迫,部分地区出现了林分"早衰"或死亡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樟子松固沙林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担忧.该文在回溯樟子松基本生物学特征与引种推广历史,系统总结近年来樟子松林林水关系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樟子松固沙林林水关系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基于林水关系相协调的林分经营措施的调整:由倡导防护功能为主的单一目标向包含林分稳定性、生态固碳功能、可持续发展等多目标平衡方向调整;由以沙地森林景观培育为主向以良好土壤生境培育为主的方向调整;由倡导天然更新为主向以人工造林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世代更新方向调整.在立足于北方沙地脆弱生境与气候变化客观现实的基础背景下,应坚持樟子松在固沙林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先锋种与建群种地位,基于"以水定绿"原则,采取"隔行带伐+再造林"等方式开展林分密度动态调控,促进林分向异龄林结构演化,促进樟子松固沙林生态服务的优质化和生态固碳功能的最大化.
Research advances on forest-water relationships in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plantations for sand dune immobilization and guidance to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党宏忠、张学利、韩辉、石长春、葛玉祥、马全林、陈帅、刘春颖

展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100091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辽宁阜新123000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陕西榆林719000

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蒙古呼伦贝尔021112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兰州730070

展开 >

樟子松 防风固沙 气候变化 碳中和 森林经营管理 人工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防护林建设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20)

32071836315707042019-MS-201

2022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植物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62
ISSN:1005-264X
年,卷(期):2022.46(9)
  • 13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