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疆伊犁地区野杏树衰退的水碳生理机制

新疆伊犁地区野杏树衰退的水碳生理机制

扫码查看
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 var。ansu)是世界杏的起源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近年来新疆野杏林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死亡现象,开展相关衰退机制研究对其资源保育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相对健康(枯枝率≤30%)和严重衰退(枯枝率≥70%)的野杏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碳失衡和木质部水力功能损伤在介导该树种衰退死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严重衰退野杏树枝条水平的叶面积显著减少,但比叶质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在严重衰退和相对健康野杏树之间无显著差异。严重衰退野杏树的正午叶片水势、枝条水分传输效率和栓塞抵抗力均显著低于相对健康的野杏树,发生了明显的木质部水分传输障碍。严重衰退野杏树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总含量低于相对健康的野杏树,但枝条木质部中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例显著升高。水分传输效率的下降伴随着固碳能力和NSC库存的降低,碳失衡进一步导致树木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降低,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树木衰退死亡。

欧阳艺蕾、龚雪伟、段春旸、张驰、马尘扬、韩鹏、张元明、郝广友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16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青沟沙地生态实验站,沈阳 110016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展开 >

野杏 树木死亡 水力障碍 碳失衡

2024

参考文献引证文献相关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植物生态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62
ISSN:1005-264X
年,卷(期):2024.48(9)
欧阳艺蕾,龚雪伟,段春旸,等.新疆伊犁地区野杏树衰退的水碳生理机制[J].植物生态学报,2024,48(9):1192-1201.DOI:10.17521/cjpe.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