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珍稀濒危植物长叶红砂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珍稀濒危植物长叶红砂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扫码查看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 集中分布的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14条引物共检测到114个位点,其中99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86.84%,长叶红砂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物种水平上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68 8,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08 4;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比率P为77.89%,I为0.410 6,H为0.260 9,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06 9,揭示了长叶红砂种群遗传变异多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占10.69%. 基因流(Nm)为4.178 7>1,说明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防止了由于遗传漂变导致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表明长叶红砂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说明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物种本身特性和所处不同群落有关,濒危植物并不一定表现为遗传变异水平的降低.
Analysis on the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of Endangered Shrub Reaumuria trigyna by ISSR Markers

张颖娟、王玉山

展开 >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

ISSR 长叶红砂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教育厅资助项目农业部草地资源重点实验室项目

200508010512NJ05100

2008

植物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植物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77
ISSN:1673-5102
年,卷(期):2008.28(5)
  • 9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