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阐明中国西北干旱区单属种孑遗濒危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利用6个不同地理分布的四合木种群作为试验材料,从30条UBC引物中筛选出6条引物,并且对ISSR扩增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进行了合理的优化,6个引物扩增出370个条带,多态性条带占71%.分析结果如下:①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168,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4586.表明四合木在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小;②群体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在70.00%~83.3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范围0.2865~0.3508,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在0.4236~0.5049.6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253,表明群体间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③6个种群的基因流(Nm)为3.4915>1,说明6个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可以防止遗传漂变引起的遗传分化;④通过聚类分析,将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四合木分为3类,千里沟种群、伊克布拉格种群和巴拉贡种群先聚成第一大类,再与磴口—桃司兔种群聚成第二大类,而四合木自然保护区种群和甘德尔山种群则组成第大三类,这说明距离因素是影响四合木种群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但不同生境条件也对四合木种群的遗传分化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