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扫码查看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和典型抽样法,以四川省威远县桉树(Eucalyptus robus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灌木层和草本层地上、地下和全株生物量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探究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在5个不同林龄(4,5,6,7,8年生)下的动态变化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调查到植物共有210种,隶属79科151属,草本层物种数多于灌木层.草本层的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和灌木层的野牡丹(Melastoma malabathricum)、戟叶悬钩子(Rubus hastifolius)在不同林龄下都占据主要优势地位.随着林龄的增大,郁闭度加大,灌木层的D、H和H′值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规律;草本层D、H和H′值均呈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双峰趋势.草本层各生物量呈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灌木层各生物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草本层的D、H指数是影响生物量的直接因子.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分布、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对林龄变化的响应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动态特征规律,相关结果为我国西南地区桉树林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Dynamic Changes of Undergrowth Species Diversity and Biomass of Eucalyptus robusta Plantations at Different Ages

王敏、周润惠、余飞燕、董洪君、陈聪琳、喻静、郝建锋

展开 >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成都 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成都 611130

林龄 桉树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动态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

3137062815ZB002003571838

2021

植物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植物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77
ISSN:1673-5102
年,卷(期):2021.41(4)
  • 2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