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四川省柏木人工林叶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立地变化与龄组的响应,对深入理解各龄组柏木叶在不同立地类型中的养分分配格局有重要意义.为确定立地和龄组对柏木人工林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柏木人工林主要分布区70个标准地进行立地分类,采集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柏木叶测定其C、N、P含量.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共划分为2个小区、4个组、8个亚组及17个立地类型.②四川省柏木人工林平均叶C、N、P含量分别为(550.55±18.08)g·kg1,(9.39±0.20)g·kg-1,(0.95±0.12)g·kg-1,C∶N,C∶P,N∶P分别为58.70±3.04,583.68±44.59,9.93±0.37,均受立地与龄组的显著影响(P<0.05).③同一龄组内,与N、P含量相反,叶C含量、C:N、C:P在山地小区显著高于丘陵小区;各小区内酸性紫色土组显著高于石灰性紫色土组;丘陵小区各组内坡下部亚组显著高于坡中上部和坡顶台地亚组,且厚土层类型显著高于中土层类型;山地小区酸性紫色土组内阳坡亚组显著高于阴坡亚组,且沟槽类型显著高于坡地、脊梁类型.④同一立地内,从幼龄林到近熟林柏木叶C含量、C:N和C:P不断上升,N、P含量不断下降,柏木生长可能受N限制且生长前期更明显.综上所述,建议柏木造林选地以山地阳坡沟槽或丘陵坡下部土层较深厚的酸性紫色土为佳,生长前期施N肥以缓解可能受到的营养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