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6种野生金花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6种野生金花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扫码查看
为了探究金花茶组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差异,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种野生金花茶成熟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①6种金花茶的叶表皮由表皮细气孔器组成,气孔随机分布在远轴面,每个气孔都具有3个大小不等的副卫细胞,属环列型气孔;不同种类金花茶的气孔长度、宽度、密度、指数和上、下表皮细胞密度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表皮性状聚类分析表明,毛籽金花茶和弄岗金花茶聚为一类,其余4个物种单独聚为一类;表皮细胞平周壁与细胞壁位置、覆盖于表皮细胞之上的角质层和蜡质层纹饰、气孔与表皮细胞位置、气孔外拱盖表面及内缘形态、气孔外拱盖外缘角质膜等微形态特征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③6种金花茶的叶表皮细胞上普遍具有丝状或链状蜡质饰纹,可作为金花茶组植物栽培种与野生种分类的重要依据.④从气孔分布位置、角质层和蜡质层存在、较厚的表皮细胞壁、具有下陷的气孔等特征,可以推断出野生金花茶对当地偏干旱的喀斯特生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Leaf Epidermal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ir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of Six Wild Species of Camellia chrysantha

朱栗琼、覃冬梅、招礼军、邓斌胜、刘晟源、蒋昌杰

展开 >

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4

崇左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崇左市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崇左532200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龙州532400

南宁市金花茶公园,南宁530022

展开 >

金花茶 叶表皮 微形态特征 分类 适应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崇左市重大科学技术专项

31560061FC2018003

2021

植物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植物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77
ISSN:1673-5102
年,卷(期):2021.41(6)
  • 5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