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在羞耻与渴望之间——后殖民精神分析视野下的《沉沦》
在羞耻与渴望之间——后殖民精神分析视野下的《沉沦》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郁达夫的《沉沦》是一部描绘民国初期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内心困境和文化冲突的经典作品.本文以弗朗茨·法农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框架,深入探讨了主人公面对多重文化背景时的心理压抑、自卑感和民族悲哀.从传统精神分析对《沉沦》解读的局限性入手,指出传统理论未能充分考虑到社会与政治背景对主人公心理状态的深刻影响.通过法农的后殖民精神分析理论,为《沉沦》的多重心理冲突和行为动机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解释框架,丰富了对这部经典作品的理解.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义望
展开 >
作者单位:
东方出版中心
关键词:
郁达夫
《沉沦》
法农
后殖民精神分析
心理压抑
身份认同危机
出版年:
2024
现代中文学刊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ISSN:
1674-7704
年,卷(期):
202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