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朱子"理先气后"说再审视与新思考

朱子"理先气后"说再审视与新思考

扫码查看
朱子40多岁就提出理气不离不杂的观点,其后他越来越强调理气不杂、理对气的超越性一面;60岁后则不断强化"理先气后"的观点,甚至有"理生气"之说.明清时期的朱子学者对"理先气后"说多有批评,同时也有坚决维护者.20世纪30年代,受西学影响,贺麟、冯友兰、牟宗三等以"逻辑在先"诠释"理先气后".从存在论来看,朱子的"理先气后"说与《易传》"太极生阴阳"的思想有直接关联,理是不可分的一,气是可分的二;其与古老的"天生万物"思想也有契合性.道家认为先天地生的道不生不化,又是生化之本,并有"道生气""神生气"的说法,朱子晚年对道家道教颇有兴趣,这有助于从多角度认识"理先气后"说.就修养论而言,"理先气后"说也体现在朱子的道心、人心之辨,道心有先在性,人心要听命于道心."理先气后"说体现了孔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坚守道义高于生命是儒家的一贯之道和高贵品格.

翟奎凤

展开 >

南京大学哲学系

理气 太极 阴阳 道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2BZX051

2024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哲学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78
ISSN:1000-0216
年,卷(期):2024.(5)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