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中井履轩《孟子逢原》对心性论的诠释
中井履轩《孟子逢原》对心性论的诠释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中井履轩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思想家,其《孟子逢原》对心性论的探讨具有日本特色.履轩对心、性、情、才均作了泛言与专言之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非对立关系.道德判断是道德行为成立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相较于道德动机更具本源性地位.道德的本质是行为,若要达成完满的道德实践,好善恶恶的道德情感只有在对伦理规范的理性认知的约束与调节下,方能符合道德的判断标准.由于天命的绝对地位被削弱,履轩对道德的认知倾向于突出行动意义,难免将道德工具化、功利化.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捷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井履轩
《孟子逢原》
心性论
道德情感
道德判断
出版年:
2024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哲学研究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78
ISSN:
1000-0216
年,卷(期):
202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