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 115 例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分别于术前、出院前、术后1 个月及术后3 个月,使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评估其营养状况的变化,并将术后PG-SGA评分≥2 分的患者纳入营养不良组,其他患者纳入营养良好组。对比2 组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及肿瘤分期等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在出院前、术后1 个月及术后3 个月的PG-SG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营养良好的占比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15 例患者中,共有89 例(77。39%)发生术后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与营养良好组的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分期及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 岁、肿瘤分期为Ⅲ~Ⅳ期、术后肺部感染均是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为保护性因素(P均<0。05)。结论 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在术后的营养状况普遍较差、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且与患者年龄、肿瘤分期、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及家庭人均月收入均有关,建议临床重视对高危人群的评估,以及营养不良的预测和干预。

孙霞、荣菲、蔺潇、刘婷、裴新荣

展开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221000

直肠癌 保护性回肠造口 营养状况 影响因素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级课题

2020KA012

2024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ISSN:2096-0867
年,卷(期):2024.10(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