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23例儿科中成药不良反应文献的回顾分析

123例儿科中成药不良反应文献的回顾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123例儿科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以期对儿科中成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检索2006-2020年发表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VIP)等文献数据库中儿科中成药临床用药时发生ADR的病例,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搜集到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共筛选出文献95篇,病例123个,涉及中成药品种29个;在儿科中成药ADR患儿中,男74例,女49例;学龄期(7~14岁)的患儿最多(49例,占39。84%);原疾病以呼吸道疾病为主(107例,占86。99%);给药途径和剂型以静脉给药的注射剂为主(104例,占84。55%);涉及的药物以复方制剂为主(83例,占67。48%);ADR发生集中在含有毒性和潜在毒性成分的中成药(66例,占53。66%);排名前5的药物分别是双黄连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ADR主要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38例,占30。90%)、全身系统损害(31例,占25。20%)、呼吸系统损害(19例,占15。45%)为主;ADR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患儿用药30 min内(88例,占71。55%);ADR的报告类型以严重ADR类型为主;ADR预后有3例是死亡,其余是良好;预后时间≤30 min的例数最多(88例,占71。54%),有91。87%的患儿能够在1 d内恢复。结论:临床上应重点关注学龄期呼吸道疾病患儿的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做好注射剂、复方制剂、含有毒性和潜在毒性成分药物的用药监护及使用儿科中成药后30 min内患儿的反应,避免和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陈玉凤、唐志华、李晶

展开 >

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绍兴 312000)

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浙江绍兴 312000)

儿科 中成药 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浙江省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22浙江省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重大项目

2021-13-04-0062022ZYC-D14

2024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管理杂志

影响因子:0.597
ISSN:1007-9203
年,卷(期):2024.32(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