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驱痛散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驱痛散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作用机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驱痛散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得到药物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得与药物有关疾病的靶点信息,结合该信息利用在线韦恩图获得药物-疾病的韦恩图和共同基因,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和靶点基因网络,利用Bisogenet和CytoNCA插件以度值(DC)>61和介度中心数(BC)>600为筛选条件筛选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取核心靶标,运用ClueGO插件,显著性筛选P<0.01对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和通路富集分析.经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共探索出驱痛散的有效活性成分145种,潜在靶点238个,急性腰扭伤疾病靶点10866个,得到共同靶点230个.核心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芦荟大黄素等.这些共同作用靶点主要富集于894个生物过程和131条信号通路上,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FoxO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提示成分与靶点之间活性结合度较高.结论:驱痛散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作用治疗急性腰扭伤,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君
展开 >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驱痛散
网络药理学
成分-靶点-疾病
机制研究
出版年:
2022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22.07.20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研究
影响因子:
0.79
ISSN:
1001-6910
年,卷(期):
2022.
35
(7)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