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补脾润肠方治疗脾虚肠燥证便秘的疗效及对症状评分、肠道菌群的影响

补脾润肠方治疗脾虚肠燥证便秘的疗效及对症状评分、肠道菌群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观察补脾润肠方治疗脾虚肠燥证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症状评分、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2例辨证为脾虚肠燥证便秘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给予补脾润肠方(当归、山药、白术、肉苁蓉、火麻仁、莱菔子、赤芍、郁李仁、柏子仁、杏仁、陈皮、焦三仙、甘草片),水煎400 mL,200 mL/次,早晚温服.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48%(19/21);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3例,好转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57.14%(12/2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治疗组各项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肠道菌群中大肠杆菌均降低(P<0.05或P<0.01),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均升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脾润肠方可改善脾虚肠燥证便秘患者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腹胀、腹痛症状,并可调节肠道菌群.

王东、张胜威、王华胜、李晓洁、刘世举

展开 >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5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8

便秘 脾虚肠燥证 补脾润肠方 肠道菌群 症状评分

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项目

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36号

2022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研究

影响因子:0.79
ISSN:1001-6910
年,卷(期):2022.35(11)
  • 1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