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夏麻祛痰止晕方联合定眩针刺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浊上蒙证的影响.方法:将 110 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浊上蒙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55 例.两组均采用 Epley复位法.治疗组给予夏麻祛痰止晕方(药物组成:法半夏、天麻、黄芪、茯苓、川芎、泽泻、钩藤、石菖蒲、炒白术、陈皮、大枣)加减,1 剂/d,水煎,早晚温服;联合定眩针刺法(取穴:百会、风池、申脉)治疗,1 次/d,5 次/周.中药口服与针刺治疗均以 21 d为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后休息 7 d再行下 1 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次,3 次/d,21 d为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后休息 7 d再行下 1 个疗程.两组持续治疗 2 个疗程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中医症状、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评分、前庭症状指数、Berg平衡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显效 23 例,有效 28 例,无效 4 例,有效率为 92.73%(51/55);对照组显效 17 例,有效 24 例,无效14 例,有效率为 74.55%(41/5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前庭症状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基底动脉和推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夏麻祛痰止晕方联合定眩针刺法能够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浊上蒙证的治疗效果,减轻症状,增强平衡能力和平衡信心,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胞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