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通督解郁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2 例卒中后抑郁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起始剂量 10 mg/d,服用1 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增至 20 mg/d,连续服用 12 周.若治疗无效可更换为盐酸舍曲林片,起始剂量为 50 mg/次,1 周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督解郁针法(取穴:百会、神庭、内关、通里、三阴交、太冲),1 次/d,治疗 6 d休息 1 d.两组均以 4 周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3 个疗程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抑郁程度、S100B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 5 例,显效 20 例,有效 12 例,无效 4 例,有效率为 90.24%(37/41);对照组痊愈 1 例,显效 15 例,有效 14 例,无效 11 例,有效率为 73.17%(30/4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中国卒中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 S100B蛋白、IGF-1、NSE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5-HT、DA 和 NE 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解郁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急性期可改善抑郁症状,可能与修复神经损伤、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