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3种常见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提取的"逆溶解度"现象

3种常见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提取的"逆溶解度"现象

扫码查看
目的:揭示艾叶、菊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的提取规律.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测定艾叶、菊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在常见溶剂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采用超声辅助法和加热回流法比较3种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在水和乙醇中的提取率,并考察各绿原酸类成分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中的提取规律.结果:7个绿原酸类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浓度远大于纯水;菊科植物艾叶和菊花超声提取在乙醇中的提取率显著低于纯水,加热回流提取除异绿原酸A外,其余绿原酸类成分在乙醇中的提取率均显著低于纯水;忍冬科植物金银花超声提取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在乙醇中的提取率略低于纯水,加热回流提取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和异绿原酸B在乙醇中的提取率显著低于纯水.上述结果表明,中药绿原酸类成分提取过程中存在"逆溶解度"现象,即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提取率与其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相反的现象.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中,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都是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在体积分数为50%时绿原酸类成分含量达到最高点;菊科植物艾叶、菊花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等多种成分含量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展现出显著的"逆溶解度"现象,在纯水中含量最高,但不同植物中也略有差异.结论:揭示了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提取的"逆溶解度"现象,将为绿原酸类成分的提取及后续深入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Phenomenon of Retrograde Solubility in the Extraction of Chlorogenic Acids from Three Commo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陈乐、郭璐娟、康利平、朱芸芸、陈昌婕、于金倩、杜鸿志、刘大会

展开 >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药资源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5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 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艾叶 菊花 金银花 绿原酸 逆溶解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

2017YFC17007042015CB5545062060302

2022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CSTPCD
影响因子:0.65
ISSN:1673-4890
年,卷(期):2022.24(6)
  • 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