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藏族药"杂赤"的品种基原与标准整理

藏族药"杂赤"的品种基原与标准整理

扫码查看
藏族药(以下简称藏药)"杂赤"又称"杂赤确""杂赤巴帽卡"等,产于四川、西藏等地,是一种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藏药.通过梳理查阅有关文献与标准发现,"杂赤"可以按正品、副品(替代品)和类同品分类,也可以按黑、白品种分类.其基原包含菊科12属约30种植物,涉及风毛菊属、苦荬菜属、小苦荬属及岩参属植物,各属植物功能主治基本相同."杂赤"的品种整理、质量比较、药用历史和现状总结能够为"杂赤"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Types, Origins, and Standards of Tibetan Medicine"Zachi"

黄文平、李志峰、李艳、冯育林、钟国跃、杨世林

展开 >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6

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4

"杂赤" 藏族药 考证 品种 基原 标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西省5511优势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南昌市知识创新团队项目

2019YFC17123022019YFC171230420161ACG7000320165BCB190092016173

2022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CSTPCD
影响因子:0.65
ISSN:1673-4890
年,卷(期):2022.24(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