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药降香的本草考证

中药降香的本草考证

扫码查看
降香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历代本草对其记载较为混杂,至今基原仍存在较大争议.从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方面进行考证可知,降香本名降真香,历代本草中多以降真香为正名记载,自明代《本草纲目》将降香作为降真香的简称,后至清末、民国时期逐渐以降香作为药材正名.从古至今降香基原历经变革,古代(1840年前)国产降香基原考证为黄檀属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Benth.、斜叶黄檀D.pinnata(Lour.)Prain、两粤黄檀D.benthamii Prain、滇黔黄檀D.yunnanensis Franch.等能够产生香材的藤本植物,进口降香基原则考证为黄檀属印度黄檀D.sissoo DC.、小花黄檀D.parviflora Roxb.等具有心材的木本植物;由于降真香(山油柑)Acronychia pedunculata(L.)Miq.植物名与药材名相同,1840—1948年部分著作误将山油柑作降香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首次收录降香,规定其基原为降香檀D.odorifera T.Chen.据记载,古代国产和进口降香均无明确道地产区;1949年至今,唯一道地产区为海南省.历代本草记载,进口降香以颜色红且香气甜而不辣,或颜色紫而油润者入药为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降香檀心材替代进口降香入药,其品质以颜色紫红、质地坚硬油润者为佳.历代本草记载降香炮制方法包括将其刮下碾成细末和烧存性;近现代以加工成细粉或镑片为主.考证结果为今后成方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Dalbergiae Odoriferae Lignu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李佳文、刘洋洋、弓宝、杨云、王秋玲、孟慧、魏建和

展开 >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 海南分所 海南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沉香可持续利用重点研究室,海南 海口 57031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 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193

降香 降真香 黄檀属 降香檀 学名演变 本草考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021-I2M-1-032ZDYF2021SHFZ077ZDYF2021SHFZ0472019RC344821QN0947

2023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CSTPCD
影响因子:0.65
ISSN:1673-4890
年,卷(期):2023.25(1)
  •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