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小麦间作的响应。【方法】以小麦品种马兰1号和鲁原502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两个品种单作处理为对照,间作采用2:2,即两个品种各两行相间种植。每个处理于开花期取土,利用I11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对小麦间作的响应。【结果】与对应单作相比,品种间作显著提高了鲁原 502 条带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但显著降低了马兰 1 号条带的土壤全氮、全钾、碱解氮含量。间作显著降低了鲁原 502 条带的蔗糖酶、脲酶活性,提高了马兰 1 号条带的蔗糖酶、脲酶活性。间作显著降低了鲁原 502 条带土壤的细菌 Shannon 多样性指数,而马兰1号条带则相反。相较之下,真菌的 Shannon 多样性指数在间作条件下均显著上升。细菌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芽单孢菌门、放线菌门;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被孢菌门、担子菌门。其中,间作马兰一号条带土壤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单作,而芽单孢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单作;间作鲁原 502 条带土壤酸杆菌门、芽单孢菌门、放线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单作,而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单作。冗余分析表明,土壤蔗糖酶与酸杆菌门、芽单孢菌门、放线菌门呈正相关,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呈负相关。速效磷与子囊菌门呈正相关,与担子菌门被孢菌门呈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孢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呈正相关,与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被孢菌门呈负相关。【结论】不同小麦间作种植能够提高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养分有效性,此外还提高了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根据RDA分析,细菌和真菌优势种属的相对丰度受到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速效磷的共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