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温度对棉铃对位叶C/N的影响及其与铃重和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关系

温度对棉铃对位叶C/N的影响及其与铃重和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关系

扫码查看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棉铃对位叶碳、氮代谢特征及其与铃重和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关系。选择纤维比强度差异显著的科棉1号(平均纤维比强度35 cNotex-1)和美棉33B(平均纤维比强度32 cNotex-1)为材料,于2005年在江苏南京 (118o50′E, 32o02′N,长江流域下游棉区) 和江苏徐州 (117 11′E, 34 15′N,黄河流域黄淮棉区) 设置分期播种 (4月25日和5月25日) 试验,使棉株相同果枝部位棉铃处于不同的发育温度条件下,研究温度对棉铃对位叶C/N的影响及其与铃重和纤维长度、比强度等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铃期日均温下棉铃对位叶的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及C/N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C/N显著影响棉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的形成。在23.1 ℃~26.0 ℃的铃期日均温范围内棉铃对位叶C、N代谢协调,C/N适宜,棉铃增重快、快速增重期长,铃重、棉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均较高,马克隆值较适宜。随铃期日均温降低,棉铃对位叶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棉铃发育前期即下降,但在中、后期有所升高,氨基酸含量提高,C/N降低,棉铃快速增重的起止时间推迟、增重期延长、增重速度下降,铃重、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均下降。该结果表明,23.1 ℃~26.0 ℃的铃期日均温是棉花铃重和优质棉纤维形成的适宜温度,其中25.3 ℃~26.0 ℃有利于形成大铃,23.1 ℃~25.1 ℃有利于增加纤维长度,23.0 ℃左右有利于提高比强度和形成较适宜的马克隆值。优质棉纤维形成的棉铃对位叶C/N平均值分别为5.6(南京)、9.4(徐州)。

陈兵林、王友华、周治国、周青

展开 >

农业科学(农艺学)

生物科学(植物学)

生物科学(生理学)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蔗糖合成酶 蔗糖 纤维素

首发时间: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