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趾鼠耳蝠mtDNA控制区结构、变异及系统发育分析

大趾鼠耳蝠mtDNA控制区结构、变异及系统发育分析

Structure, DNA sequence variation and phylogeny analysis of the mitochondrial control region in Myotis macrodactylus

扫码查看
本文测序和分析了来自吉林省南部通化地区的10只大趾鼠耳蝠(Myotis macrodactylus)个体的mtDNA 控制区全序列。控制区长度变化范围为1778-2048bp,大趾鼠耳蝠的控制区结构分为一个中央保守区(CD)和两个外围结构:延伸的终止结合序列区(ETAS)和保守序列区(CSB),这三个结构域具有相似的碱基组成偏倚:A>T>C>G。在ETAS内检测到ETAS1和ETAS2保守结构域;在CD内检测到F、E、D、C、B 5个保守结构域;在CSB内检测到CSB1、CSB2和CSB3保守结构域。控制区最保守的区域是CD结构域(核苷酸变异度为1.8%),其次是CSB和ETAS结构域(核苷酸变异度分别为4.8%和5.5%)。在所有检测个体的CSB1和CSB2元件之间发现了短串联重复序列,长度均为6 bp,重复数目36—60不等;在所有检测个体的ETAS1和ETAS2之间发现了长串联重复序列,长度均为81bp,重复数目6—9次不等。并在ETAS内发现了TACAT与其反向互补序列ATGTA,这些序列可能会形成发夹结构。基于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均表明这两个采样点的大趾鼠耳蝠个体共同聚成一个进化枝,且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不大于1.28%,支持将它们划归为一个地理种群。

Myotis macrodactylus:Control regiononserved elementandem repeatPhylogeny

冯江、宋雨、罗金红、刘丰、颜识涵

展开 >

生物科学(动物学)

生物科学(遗传学)

生物科学(分子生物学)

大趾鼠耳蝠 控制区 保守元件 串联重复 系统发育

首发时间:200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