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内外标本记录、公众科学、野外调查和文献查询等多源大数据集成和标准化处理,特别是将海量标本数据与大量公众科学数据集成到科学研究中,绘制了中国科学院和生态环境部联合颁布的1-4批入侵物种名单重要入侵生物入侵历史图谱,有效重建了重要入侵生物入侵历史动态。基于野外调查、市场调查、访问调查、文献调研数据、分子技术等,重建加拿大一枝黄花、豚草、飞机草和巴西龟的扩散路径,发现了中国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多次起源、多点入侵、多倍性起源的特点;特立尼达、佛罗里达及波多黎各可能是中国飞机草的来源地区;中国豚草具有由南往北,由东往西的扩散趋;巴西龟在中国扩散的主要途径是放生活动,整体上呈现从华南地区开始入侵,然后向北部、西部地区扩散。基于生活史特征和生态生物学习性,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分析空心莲子草、巴西龟的扩散限制因素,预测入侵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以生物阻抗理论为基础,以飞机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空心莲子草为模式植物,建立人工群落阻截带技术,建立示范基地89亩;建立马缨丹与紫茎泽兰的综合扩散阻截技术;建立互花米草二次入侵综合阻截技术,示范面积600亩;基于诱捕技术建立了入侵区清除和扩散通道阻截的巴西龟扩散阻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