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森林资源保护与多目标经营技术研究

森林资源保护与多目标经营技术研究

扫码查看
随着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林业发展的重心开始向提高资源质量方向转化,如何可持续利用森林的多功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技术是解决森林多功能持续利用的重要技术,包括目标森林发展类型、林分抚育采伐作业方法和经营周期整体计划等技术要素,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十一五”的前期研究过程中,项目组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长白山森林景观配置与恢复技术模式,在此研究基础上,为了继续深化研究,提升森林经营的质量,项目组在长白山区继续进行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的深入研究。本项研究首先从林分基本描述因子、林分空间因子、林分生态因子三个指标体系构建了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数据库,涵盖了树种、地位级、起源、类别、海拔、坡度、坡向等多个指标,为进行多目标经营规划提供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景观和林分小班的尺度提出了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小班尺度上的评价采用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从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3个方面构建了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完整性指标包括群落层次结构、林分郁闭度、物种多样性;稳定性指标包括病虫害程度、火险等级;可持续性指标包括土壤厚度、近自然度等。景观评价指标从结构与格局,功能与过程两个方面来构建,主要指标包括斑块个数、斑块平均大小、分形维数、边缘密度等。并通过以上指标体系对露水河林业局森林健康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发现现有的森林经营方式产生了较大程度的森林发展不健康现象,构架可持续的森林多目标经营体系迫在眉睫。项目研究了森林多目标经营时森林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森林多目标经营的时空尺度,并提出在空间尺度界定时,在确定经营单元基本空间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建可用于指导行业管理实践的多尺度空间管理体系,即超越所有权的景观、景观集合体或者中小尺度的流域或集水区。时间尺度界定上要重新确定森林经营单元的时间尺度,要遵循森林生态系统发展和演化的整体性规律,从单纯的生产与经济周期调整为以生物、生态节律性为基本衡量的尺度水平,具体包括生态周期和世代尺度。项目进一步构架了森林多目标经营的规划决策和效益评估体系。提出了指导性指标和操作性指标,以在相同土地资源的情况下,使得森林所发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为目标,通过优化模型来确定了森林多目标经营的方案。

代力民、于大炮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珍稀濒危植物保育 退化林恢复 多目标经营 景观规划 长白山

40

进展报告

2013-11-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