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麦抗赤霉病功能基因的克隆和验证研究

小麦抗赤霉病功能基因的克隆和验证研究

扫码查看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栽培面积及产量上仅次于水稻。保障小麦生产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小麦生产安全一直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在我国发生较重的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真菌病害。尤其是赤霉病,不仅降低产量,还影响品质,是小麦生产的重大威胁。 该研究为了克隆抗赤霉病基因,完成了2个抗赤霉病QTL的精细定位,命名了2个抗赤霉病侵入基因,构建了2个抗赤霉病QTL的物理图谱,预测获得6个候选基因;克隆了33个抗赤霉病相关基因的全长cDNA;以小麦、烟草以及拟南芥为受体材料进行转基因实验,完成了部分基因的功能分析;获得了和抗赤霉病QTL共分离的分子标记,为培育抗赤霉病品种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在小麦中建立了较成熟的图位克隆技术体系,为获得更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小麦基因功能分析的技术体系,获得了抗赤霉病候选基因和与抗赤霉病QTL共分离的分子标记,为通过分子育种培育抗赤霉病基因提供了基因和技术基础,可以为解决我国小麦赤霉病问题做出重要贡献,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马正强、贾海燕、薛树林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

小麦 抗赤霉病 克隆 功能验证

32

最终报告

2013-10-24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