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沿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阻控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沿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阻控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扫码查看
以我国12个湖库区为研究对象,针对沿湖库区农业集约程度高、生产资料投入量大、面源污染严重问题,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即沿湖地区农田土壤氮磷流失源头控制技术研究、沿湖集约化农区农药绿色替代与减量精准施用技术研究、沿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生态阻控与修复技术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技术体系,促进氮磷养分合理循环,提高氮磷养分利用率,减少损失,降低面源污染风险;对沿湖地区面源污染防控与综合治理各项技术使用效果、试验示范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等技术成果、专利技术、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进行全面总结、综合评价。 针对轻度污染的兴凯湖、密云水库、鄱阳湖沿湖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开展了源头减量-农田养分分区控制技术,农艺阻控和植物拦截技术等共性技术研究,进行了沿湖地区河流水质、地下水水质监测和农业活动调研。针对中度污染的南四湖、官厅水库沿湖地区蔬菜密集型种植特征,开展肥料减量与高效施用技术、环境友好型肥料替代施用技术以及环境友好农药精量施用与绿色替代优化使用技术研究,针对沿湖地区畜禽养殖业较为发达的特征,开展了重金属污染农田植物修复技术、畜禽粪便堆肥资源化与安全利用技术研究。针对重度污染的巢湖、滇池沿湖农区,开展肥料减量与高效施用技术、环境友好型肥料替代施用技术,开展沿湖地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调查,建立了集约化农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数据库,对巢湖沿湖地区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COD、TN、TP主要农业污染源(畜禽养殖、种植业)及高污染源区,建立起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与人类活动因子的相关关系。

刘宝存、赵同科、王立刚、廖晓勇、李鹏

展开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沿湖地区 农业面源污染 源头控制 阻控拦截 绿色替代 综合评价

120

最终报告

2013-09-1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