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林业科技
安徽林业科技

程 鹏

季刊

2095-0152

ahlykjbjb@163.com

0551-5313000

230031

合肥市长江西路820号

安徽林业科技/Journal Anhu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树名木树洞的形成机理

    束庆龙徐斌曹志华段文军...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洞是大树、古树常见且特有的现象,易引起树木折断或倒伏.本文对树木抵御木材腐朽的机制、树洞形成的必备条件及树洞的形成过程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以期为古树名木树洞的预防和正确修补提供理论指导.

    古树名木树洞木材成分木质腐朽

    非生物胁迫对冬青属植物生理生化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程功尹志浩郑炳松闫道良...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冬青属植物是一类既可观赏又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新宠植物.我国对冬青属植物的研究及其开发利用还处于初步阶段,扩大引种栽培是增加种源量、实现利用的一种主要措施.干旱、低温等环境因子是影响冬青属植物南种北移的主要因素.本文查阅并总结了我国2000年以来冬青属植物对干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冬青属植物的高效栽培及后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非生物胁迫冬青属植物生理生化响应机制

    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径流水质特征分析与评价

    张勇李灿夏尚光詹宇...
    12-1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安徽黄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区域内的大气降水、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径流的pH值等水质指标进行定位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大气降水在经过地表径流后,pH值由弱酸性变为弱碱性,DO、CODCr和NH3-N被林地吸收浓度有所下降,N、P、Cl-、SO42-、Ca2+、Mg2+从土壤和岩石中释放,浓度有所上升;NO3-既被土壤溶淋降低,又释放呈升高状态.在不同森林类型的地表径流中,以苦槠、牛鼻栓、杜鹃和连蕊茶为主的林地类型,对NH3-N和Tur表现了很好的吸附性,吸附效果分别达到45.8%和82.76%;以杜仲和茶树为主的林地类型,其TP的浓度低于大气降水的浓度;毛竹人工纯林消耗了大量DO,且土壤向水中释放了较高的P,使得水质变差;枫香、野鸦椿和胡枝子的林地类型及杜仲、杉木和枫香的林地类型,主要是流失了较高的Ca2+、Mg2+等阳离子.所有森林类型地表径流含量各不相同,阳离子含量均表现为Ca2+>Mg2+;阴离子含量均表现为SO42->Cl->NO3-.通过综合水质指数计算分析方法对不同森林类型的地表径流进行计算,天然林对大气降水净化和水土保持能力较人工林表现更好.此研究旨在为深入研究不同类型森林水文的水质特征提供依据.

    森林类型地表径流水质特征WQI

    长江滩地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方建民苏守香郭婉琳宋晶晶...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望江县国家级林业血防工程质量与效益监测点为依托,通过多年对钉螺分布、林草植物群落结构、林地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变化(水旱情状况)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定量分析,研究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内在联系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血防林建设显著降低了钉螺密度,监测点新造林活螺密度从0.6480~1.4250只/0.11 m2下降至0.0558~0.1351只/0.11 m2.(2)不同模式、季节、耕作方式和气候变化对钉螺的年际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活螺密度:遇旱下降、遇汛上升,间作<翻耕不间作<不翻耕不间作,秋季<春季及新造林<对照.(3)钉螺密度年际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相关.滩地造林后,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和全钾明显下降,而土壤的pH值、容重明显升高,林地土壤的诸多理化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P<0.05).(4)血防林建设改变了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高,抑螺效果越好;与钉螺密度显著相关的是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的相对盖度.综上所述,血防林建设引起了滩地生物和非生物诸多要素的显著改变,不同要素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钉螺分布,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抑螺效应.

    血防林建设生物及非生物要素钉螺分布相关性

    安徽省松材线虫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蔡懿苒夏尚光黄士永苏守香...
    27-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松材线虫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文在掌握安徽省松材线虫病分布情况的基础上,以2021年为研究基准年,设置多项指标,就松材线虫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2021年松材线虫病对安徽省生态环境影响价值损失为25.69亿元.比照2021年安徽省GDP和林业行业社会总产值,松材线虫病对安徽省生态环境影响的价值分别占前两者的0.060%和0.505%,可见其对安徽省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影响.

    松材线虫病生态环境影响基础指标价值指标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豹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丁海华高洁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地区豹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近年来多次在野外观测到豹的活动痕迹.明确物种栖息地的分布与状况对于濒危物种的有效保护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2019年红外相机监测而获得的25个豹的分布点,结合地形、植被、干扰等7个环境变量,利用大熵模型(MaxEnt)分析影响豹栖息地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对豹的适宜栖息地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评价效果达到优秀水平(训练集AUC=0.926、测试集AUC=0.912);海拔(51.7%)、坡度(16.1%)、猎物丰富度(11%)、距居民点距离(10.3%)是影响豹栖息地适宜性的主要环境特征变量;豹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1312 hm2,主要分布在核心区的高海拔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69%.

    栖息地适宜性自然保护区最大熵模型

    无人机防治马尾松毛虫药剂及剂量研究

    胡宇红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大疆植保无人机(型号T30)为施药机具,以市售1%苦参碱水剂、2.5%溴氰菊酯乳油及尿素为防治药剂,研究了松毛虫不同施药剂量及不同药剂组合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若松毛虫的虫龄比较整齐,且为1~2龄的低龄幼虫时,苦参碱防治即可;若虫龄不齐或为高龄幼虫时,以1%苦参碱水剂+2.5%溴氰菊酯乳油组合防治为佳.试验结果可为松毛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无人机施药马尾松毛虫溴氰菊酯苦参碱虫口减退率

    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树木病害种类调查简报

    甄梦璐王记祥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取现场调查采样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的树木病害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结果表明,鉴定的22种病害病原菌全部为真菌,分属于14个属,寄生于20种树木,其中有6种病害危害程度较严重,其余病害危害程度较轻.该项研究可以为树木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树木病害病原真菌

    山桐子育苗及造林技术

    姬军永陈光玲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桐子树干通直、树形美观,是我国亚热带、温带地区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和珍贵的观赏树种.本文从育苗、造林、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和贮藏等方面介绍了山桐子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以期为山桐子的规模化造林提供参考.

    山桐子育苗造林管理技术

    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与改造措施——以安徽塔川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谭振芳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景观规划是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安徽塔川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从塔川国家森林公园基本情况出发,分析其森林景观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森林景观改造建议,以期为该区域同类型的森林公园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森林景观规划建议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