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叶面阻控剂对水稻生长和安全利用的影响

    雷春松张素娥邹文华钟利军...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水稻生产适用的高效、可推广的叶面阻控剂,本研究选用4种叶面阻控剂(黄腐酸钾、硅肥、锌肥和硒肥),探究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及对镉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富集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4种叶面阻控剂后,水稻株高、分蘖数和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空白对照相比,叶面阻控剂处理的水稻产量较空白处理增产0.34%~4.83%.叶面阻控剂施用后,水稻根部、茎部、叶部和籽粒中的镉含量均有所下降,所有处理籽粒中镉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综合水稻产量与降镉效果,建议在轻度镉污染稻田采取叶面喷施硅肥技术措施阻控水稻镉吸收和转运,以实现水稻安全生产.

    水稻产量黄腐酸钾硅肥安全利用技术耕地安全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商单1967产量、倒伏和机收质量的影响

    尚赏陈连心郭书亚张艳...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玉米品种商单1967在豫东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及种植密度对其倒伏和机收质量的影响,试验设置6.0万株/hm2(D1)、7.5万株/hm2(D2)和9.0万株/hm2(D3)3个种植密度,分析种植密度对商单1967产量、倒伏和机收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商单1967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从6.0万株/hm2密度增加到7.5、9.0万株/hm2时,其产量增幅分别为12.4%和9.7%;茎折率和总倒伏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机收质量指标破碎率、杂质率和总损失率随种植密度增加均呈增加趋势.通过倒伏率与机收质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总倒伏率与破碎率呈正相关(P<0.01),与总损失率呈正相关(P<0.05),与杂质率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考虑产量、倒伏和机收质量方面因素,商单1967在豫东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夏玉米种植密度倒伏率机械粒收机收质量指标

    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基肥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阳周华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基肥氮素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水稻品种玮两优8612为试验材料,利用15N标记示踪技术分析不同栽培措施下水稻产量、植株氮素的吸收和转化率以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改良灌溉管理和优化施肥策略有利于增加水稻植株氮素的积累与吸收,增加产量,其中轻干湿交替灌溉配合有机肥的综合管理措施(ZGC-3)效果较佳;此外,综合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生物化学活性.研究证实了综合栽培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对环境影响.

    栽培水稻氮素利用15N示踪土壤酶活性

    锌肥对水稻生长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奎秀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开展了水稻锌肥效应试验小区和大区示范验证.其中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基施锌肥(处理1)、常规施肥+基施锌肥+叶面喷施(处理2)、常规施肥+基施锌肥+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处理3)和常规施肥(处理4)4个处理;大区示范设置常规施肥(处理1)、常规施肥+基施锌肥(处理2),和常规施肥+基施锌肥+叶面喷施(处理3)3个处理.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能有效促进水稻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比较,施用锌肥的3个处理的水稻产量、籽粒锌含量和经济效益均较好,以常规施肥+基施锌肥+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锌肥的处理3增产效果最好.大区示范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综合考虑种植区域土壤理化性状和锌肥的施用量,可推广应用锌肥基施+叶面喷施的施用方式,以达到锌肥的较佳施用效果.

    锌肥水稻产量稻谷锌含量经济效益

    淮北平原冬小麦生产应对自然灾害技术探究

    武凤侠陈硕平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产业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十分重要.本研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分析了淮北平原地区冬小麦生产中的自然灾害类型以及应对技术措施.冬小麦生产不仅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雨涝、冻害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影响,还遭受着病虫草害等生物灾害的侵扰,农业的丰产丰收受到考验;生产上应积极应对自然灾害,提出选择优质高抗冬性小麦品种,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统防统治病虫草害等一系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技术措施,为淮北平原地区冬小麦生产提供合理的抵御自然灾害的方法建议,对确保冬小麦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冬小麦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农田水利设施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李玲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土壤质量的综合效应,从而为当地小麦生产制订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在实现化肥减量的同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本试验设置了5种不同的处理方案:空白对照组(CK)、常规化肥单独施用组、化肥用量减少20%并配合有机肥施用组、化肥用量减少40%并配合有机肥施用组,以及化肥用量减少60%并配合有机肥施用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方式对小麦植株生长特性、最终产量表现及土壤性质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当化肥用量减少20%并配施有机肥的处理条件下,小麦的产量达到较优水平(8 910 kg/hm2).相较于单一使用化肥的情况,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配施不仅能够明显促进小麦的生长与高产,还能有效地改善和优化土壤质量,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小麦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产量土壤质量化肥减量耕地保护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适应性分析

    杨永森金龙田宇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使用的大豆品种,本试验采用"4+4种植模式"(4行玉米+4行大豆),设5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为T1(宁豆6号)、T2(中黄318)、T3(承豆6号)、T4(铁丰31)和T5(辽豆15号),玉米品种均为先玉1225,对比分析各处理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各处理大豆生育期在143~145 d,株高、底荚高等农艺性状以T4处理表现最好;单株豆粒数以T4和T2处理较多,分别为49.36、48.55粒,产量以T4处理最高(1 384.65 kg/hm2),T2处理次之(1 296.60 kg/hm2);经济效益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以T4处理最高.综合各品种表现,筛选出大豆品种铁丰31适合在研究区作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的优质大豆品种推广种植.

    复合种植模式大豆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大豆产量经济效益

    麻豆轮作对作物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晓艳李学海曹焜边境...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适合黑龙江地区推广的耕地轮作制度,本试验对汉麻、大豆进行连作和轮作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大豆、汉麻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提高了大豆的株高、茎粗、主茎节数、有效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重、单株茎重、单株荚重、单株荚皮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以及汉麻的株高、茎粗、分枝高、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降低了大豆的底荚高和单株瘪荚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除底荚高和单株瘪荚数与产量呈负相关,其余农艺性状与产量均呈正相关;汉麻的株高、单株粒数与产量呈明显正相关(P<0.01).轮作提高了大豆、汉麻产量和产值,净收益比连作分别增加了1 877.95和2 636.40元/hm2.

    大豆汉麻轮作农艺性状产量耕地轮作制度

    不同栽培密度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魏明玉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早春大棚栽培辣椒适宜的密度条件,本试验对比分析了该作物在4.05万、4.35万、4.65万和4.95万株/hm2等7个密度条件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指标.结果表明,该作物在密度较低时,植株个体发育较好,株高、果长、果径和单果重均高于高密度处理;密度条件未影响辣椒果实的外观等性状;随着密度的增加,辣椒的产量及效益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密度为4.95万株/hm2时产量及效益最高,分别91 125.0 kg/hm2和264 937.5元/hm2,其次为4.65万和5.25万株/hm2的2个密度处理.适宜的密度条件利于辣椒获得高产,试验结果为辣椒的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栽培密度辣椒果实性状辣椒产量经济效益

    月季扦插繁育及生根机理

    赵冰雪周琳张永春朱娇...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加快提高扦插繁育质量,推动月季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品种差异、插穗情况、扦插时期、扦插基质、激素处理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月季扦插及生根的影响因素,并从不定根发生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扦插生根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和分析生物学研究方面对月季生根机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月季扦插繁育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促进月季扦插繁育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月季扦插繁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月季扦插繁殖的内部因素(插穗遗传差异、插穗木质化程度和插穗位置)和外部因素(扦插时期、扦插基质、激素处理、温度和光照),其不定根形成机理有待深入探究和挖掘.随着转录组、蛋白组等多组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应加强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月季不定根形成和发育的研究.

    月季扦插生根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