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沉香暴食害虫黄野螟性信息素分泌源EAG和GC-MS分析

    苏浩然王同飞文平王刚...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黄野螟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具体部位,将雌蛾解剖为头、胸、腹、翅4部分,分别使用其挥发性气味对雄蛾进行触角电生理(EAG)检测,确定雌蛾腹部挥发物可以刺激黄野螟雄蛾产生最强的电生理响应.通过使用雌蛾腹部前、中、后3段的挥发物信号刺激雄蛾触角的电生理检测,进一步发现雌蛾腹部中段挥发物信号对雄蛾触角具有最强电生理活性,指示雌蛾腹部中段最可能是雌蛾性信息素释放的主要部位.另外,对雌蛾腹部3段结构提取挥发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GC-MS)检测和总离子图(TIC)对比,结果发现腹部中段挥发物成分中具有2个雌虫特异性成分,为该组织最强电生理活性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基础.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鉴定开发黄野螟的高效性诱剂确定了成分来源的重要基础.

    螟蛾科黄野螟性信息素来源触角电位气质联用仪

    土壤硒干预与5种作物集硒特性研究

    杨涛龙澜商龙臣万海英...
    143-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施硒浓度对5种作物的影响,了解不同作物的硒吸收及积累特性,为筛选适宜大规模种植的硒蛋白原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油菜、玉米、洋葱、番茄、绿豆分别代表不同科作物进行盆栽试验,以亚硒酸钠为硒源调控土壤基质中的施硒浓度分别达20、40、60、80 mg/kg,同时以不施硒的基质为对照组(CK),培育作物直至开花期,采收其地上部分并测定其硒含量、蛋白含量及蛋白中的硒含量,结合作物生物学产量计算硒积累量与蛋白中硒积累量,从而分析5种作物对硒的吸收与积累情况,并筛选出适合硒蛋白生产的最佳原料.[结果]玉米、洋葱、绿豆、番茄和油菜最佳施硒浓度分别为60、20、60、40、60 mg/kg.在最佳施硒浓度下玉米、洋葱、绿豆、番茄和油菜的蛋白中硒积累量表现为油菜>玉米>番茄>绿豆>洋葱.[结论]与玉米、洋葱、番茄和绿豆相比,油菜的蛋白含量与蛋白硒含量最高,是潜在优良的硒蛋白来源作物,且在施硒浓度为60 mg/kg时表现出最佳的集硒特性.

    土壤施硒集硒特性硒蛋白

    不同基质配方和施肥水平对百合生长的影响

    齐凤坤戴引利张越林秀灵...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盆栽百合为试验材料,测定10种不同配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含水量、pH、电导率等理化指标,对栽培在10种不同基质中百合切花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并对筛选出的基质,采用氮、磷、钾、钙4因素4水平L16(4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肥料试验,测定百合切花形态,以期探讨配比施肥对百合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T9(泥炭:园土:蛭石=1:2:1)配比是百合栽培的最佳配方基质;不同施肥处理对百合株高、茎粗、花径、叶面积有影响,以施用氮肥300 mg/kg、磷肥100 mg/kg、钾肥150 mg/kg、钙肥150 mg/kg配比处理最佳,株高最高,达87.62 cm,茎粗最大,达0.98 cm.施用高浓度的氮肥对百合生长有利,在高氮处理下,磷、钾、钙能有效促进百合切花形态品质的提升.

    基质肥料百合筛选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牟定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刘羿男汪应华肖毅为吴佳...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牟定县各乡镇的轮作植烟土壤养分状况,为改善楚雄州烤烟产质量和植烟土壤可持续化利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长期对牟定县植烟区耕作制度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于2018年对全县7个乡镇的植烟土壤进行0~20 cm取样.检测并分析土壤有机质、pH、电导率、总氮、水解性氮、速效磷和水溶性氯.[结果]全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属于云南省植烟土样同类指标的中上水平,变异较小;牟定县植烟土壤pH平均值为6.43,符合优质烤烟栽培要求,其中33.85%的土样满足烤烟最适pH区间,变异较小;全县植烟土壤电导率变异较大,但有利于水溶态离子运动和烤烟生长;全县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变异较大,较云南省植烟土样同类指标而言,其中有机质、速效磷属于中上水平,碱解氮、全氮属于较高水平,水溶性氯属于适宜水平;全县各乡镇中,以江坡镇最能代表全县pH和养分含量水平,安乐乡次之.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牟定县植烟土壤可以分为4种类型.[结论]牟定县植烟区土壤pH和主要养分含量适宜优质烤烟生产,但应控制氮、磷化肥的过量施用,减小各乡镇的养分差异,保证烟叶的稳定优产.

    植烟土壤pH有机质养分牟定县

    不同茶树品种晒红茶品质对比研究

    仝佳音张艳梅杨方慧夏丽飞...
    158-16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大叶种茶树品种加工成晒红茶的生化成分含量以及综合品质特点,优选出最适制晒红茶的品种.[方法]选用10个不同品种的大叶种茶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同的加工方法,制成晒红茶并对其内含成分进行分析,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感官审评结果表现为群体种>清水3号>73-11>云茶普蕊>73-8>云抗37号>云抗14号>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常规生化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为清水3号、云茶普蕊和云抗37号.茶色素含量较高的品种为云茶普蕊、长叶白毫和云抗43号.[结论]云茶普蕊、清水3号和云抗37号表现出较好的晒红茶适制性.

    晒红茶品种内含成分加工工艺

    不同脱水条件对草珊瑚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蓝祖栽潘春柳余丽莹黄雪彦...
    162-16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不同时间梯度脱水条件下的草珊瑚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用硅胶脱水(快速脱水)和30℃恒温培养箱脱水(慢速脱水)2种方法获取不同含水量的草珊瑚种子.对不同含水量种子进行萌发测试,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种子中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综合判断种子的脱水耐性及其生理基础.[结果]随着脱水时间的延长,草珊瑚种子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慢速脱水24 h条件下,草珊瑚种子平均含水量为5.28%,导致种子丧失萌发能力.而快速脱水8 h的草珊瑚种子含水量已低于10%,其萌发率仅为16.67%,亦较大程度地丧失萌发能力,因此慢速脱水24 h和快速脱水8 h可作为草珊瑚种子脱水的最终梯度.快速脱水的草珊瑚种子比慢速脱水具有更高的萌发率.当种子含水量接近且低于10%时,快速脱水种子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慢速脱水高,而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含量比慢速脱水低.脯氨酸含量在慢速脱水条件下并未发现增加趋势,但快速脱水后期(24 h)显著增加.慢速脱水后期(4~24 h)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快速脱水期间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快速脱水16 h、慢速脱水24 h的淀粉含量均增加,但当种子含水量接近且低于10%时,快速脱水种子的淀粉含量比慢速脱水低.草珊瑚种子内β 淀粉酶活性高于α淀粉酶.[结论]该研究为草珊瑚种子萌发条件和萌发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草珊瑚种子脱水萌发生理指标

    道地药材月见草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牛佳雯雒江菡张雨欣李婧...
    166-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黑龙江道地药材月见草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对月见草总多酚进行提取.以月见草总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考察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月见草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月见草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 h,此时,吸光度为0.632,总多酚提取量为4.47 mg/g;通过方法学考察,验证了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月见草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

    王作铁李平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网络销售渠道与传统销售渠道并存的双渠道销售模式.双渠道销售模式可以实现渠道间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顾客差异化购物偏好、提升客户忠诚度、提高供应链效率.通过构建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研究由供应商与零售商组成的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混合渠道协调问题,探讨收益共享契约参数变化情况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最终目的是使分散状态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等于集中状态下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因此,通过合理设置收益共享契约参数,能够实现传统销售渠道与网络销售渠道的协调.为了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零售商需将其传统销售渠道的部分收益共享给供应商,以换取较低的批发价格;供应商愿意提供较低的批发价格,而不愿共享较多的网络销售渠道收益.

    双渠道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供应链协调传统销售渠道网络销售渠道

    不同调控因素对打叶复烤成品片烟质量均匀性的影响

    尹旭王戈徐其敏张鑫...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调控因素对打叶复烤成品片烟均匀性的影响,利用在线近红外光谱仪检测烟叶的烟碱含量、光谱特征值和颜色值,并在打叶复烤投料混配环节按照"烟碱""烟碱+颜色""光谱""光谱+颜色""颜色"5种调控因素进行混配投料,并通过变异系数、t检验、相关分析探讨不同调控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颜色"因素能够明显提升成品片烟颜色值和氯含量的均匀性,"烟碱+颜色"因素组合会降低烟碱和总糖含量的均匀性,"光谱+颜色"因素组合在提升颜色值均匀性的同时还能使烟碱、总糖、氯含量的均匀性控制在较高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碱含量与总氮、钾、氯含量的CV值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总糖含量和氯含量CV值呈负相关.

    调控因素打叶复烤均匀性

    羊肉中貉源成分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谊汤思凝梅汝蕃郝立武...
    179-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羊肉中是否含有貉肉成分.[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cytB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选取8个不同物种的肌肉组织样本为研究对象,根据其ΔCt值函数关系进行线性拟合建立标准曲线.[结果]该检测方法所用引物能将貉与其他物种区分,特异性较强,且最低检测限可达到3.2 pg/μL,回收率在97.71%~104.36%,组内变异系数≤0.28%,组间变异系数≤1.08%.[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羊肉中貉肉源成分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该方法检测实际羊肉样品中是否有貉肉源成分,为羊肉制品掺假的检测提供简单快捷准确的技术手段和执法依据.

    羊肉貉肉Real-timePCR掺假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