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体底泥污染物理覆盖材料选择及其污染阻断效果研究

    胡易坤刘超吴林骏李乃稳...
    67-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对河流、湖泊的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源污染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很多地区的内源污染问题一直被搁置,缺乏有效治理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石英砂、火山岩、麦饭石和陶粒4种材料对黑臭河流底泥氮磷释放的阻隔效果.结果表明,原位物理覆盖技术对氮、磷都有着较好的阻隔效果.4种覆盖材料对底泥中氨氮释放的阻隔效果对比结果为:陶粒、麦饭石>火山岩>石英砂.陶粒对磷的阻隔率最高且稳定,阻隔效果对比结果为:陶粒>麦饭石>石英砂>火山岩.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取决于覆盖材料密实程度,二是受控于材料的吸附特性.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分析发现陶粒对磷吸附性能最强,而麦饭石对氨氮吸附性能最强,这是陶粒和麦饭分别对磷和氨氮阻隔效果最佳的主要原因.

    材料筛选黑臭水体底泥原位覆盖吸附氨氮

    抚州市耕地生态价值评估及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邹巧玉刘平辉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区域耕地生态价值的时空变化,构建了抚州市耕地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在利用物价指数修正法对相关价格进行修正的基础上,运用替代工程、市场价格和系数修正等方法对2009—2017年抚州市的耕地生态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估与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7年抚州市耕地生态总价值总体呈现缓慢上升但中间略有波动趋势,其中2009年最低为370.05×107元,2017年最高为413.21×107元,2017年较2009年净增43.16×107元;2009—2017年抚州市各个区县的耕地生态总价值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中间略有波动,耕地生态总价值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趋势;2009—2017年抚州市各区县耕地负向价值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农业发达的区县带来的耕地负向价值相对较高.研究结果为抚州市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耕地补偿等提供科学依据.

    耕地生态价值评估负向价值时空变化抚州

    国土资源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估方法——以广东省为例

    谢萍
    77-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国情作为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基于全方面获取的多尺度和多时相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统计信息以及历史数据等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对广东省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基础状况、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生态风险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①2005—2016年间,广东省建设用地占比逐年增加的态势明显,生态用地面积不断降低,林地占比逐年减少;②生态资产高值区集中分布于粤西、粤北和粤东区域,珠三角区域整体生态资产总额较低;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区域分布在粤西雷州半岛南部、江门市以及珠海市,珠三角区域的广州市、佛山市生态服务价值较低;④珠江三角州城市群区域,由于生态风险指数不断上升,高生态风险区在此形成.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研究时期内广东省地理国情演变的客观规律,同时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深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等提供重要依据.

    遥感监测国土资源地理国情综合评价广东省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以渝东北地区为例

    龙世平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渝东北地区10个区县210余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多样性,主要为生物转盘、人工快渗、膜生物反应器以及梯田式多级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普遍较小,73%以上的设计处理规模在1000 m3/d及以下,且部分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远大于实际处理规模;其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多援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根据这些现状调查、分析及思考,对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发展对策

    我国苹果种植业引发的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付三泽宋伟卓会敏宋慧...
    85-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苹果是我国产量最高的水果,也是苹果适栽区域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但是快速发展的苹果种植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了解苹果种植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介绍了近十几年来我国苹果产量、栽培面积的发展趋势和苹果产区的分布情况,同时指出我国苹果种植业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而带来的一系列如大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退化、人体健康危害等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精确化施肥技术、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加强地膜和反光膜的回收利用等建议,对提高苹果质量、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实现我国苹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苹果环境问题保护对策

    我国水库污染治理现状及对策

    申利亚朱宜平陈立婧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了当前我国水库的水质现状,运用例证法分析了我国水库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治理现状,研究了现阶段治理措施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果表明:我国水库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染、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旅游活动、库区流动源及水库底泥;目前我国在水库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不同污染源分而治之的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阶段污染治理措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非点源污染尚未得到控制、库区环境污染预防不足、水库污染监管不到位、污染排放与治理周而复始等.针对污染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水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水库污染治理现状问题对策

    不同年龄甘草的生长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叶丽娜吕涛张立欣李相儒...
    93-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18年5、7和9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阿木古龙甘草示范区选取1年生、2年生、3年生和4年生甘草,对其生长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草株高、主根长度、主根直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随甘草年龄增加而不同幅度增大.3年生和4年生甘草之间主根直径和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差异.土壤含水量在3年生甘草为最大,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在3年生和4年生甘草较大.土壤入渗速率和土壤容重在3年生和4年生甘草较低.pH、电导率、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在3年生和4年生甘草下显著提高,表明3年生和4年生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相似.

    甘草不同年龄生长特征土壤理化性质

    TBO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周其胤赵军贺振洲高毛林...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TBO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出水各主要污染物指标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处理系统对COD、氨氮、总磷和悬浮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7%、90.4%、85.0%和92.6%.同时TBO技术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方便,适应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TBO技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去除率

    南方地区水源塘坝保护的植被措施综合评价

    朱寿建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野外实地建立了高羊茅+小叶女贞的植被组合条件下的3种不同过滤带宽度(2、3、4 m)和过滤带宽度为3 m条件下的5种不同植被组合(高羊茅+小叶女贞、三叶草+小叶女贞、高羊毛+火棘、三叶草+火棘、高羊茅+小叶女贞+碎石覆盖)以及空白对照组共8组试验小区,监测了2017年6月—2018年3月共计5场不同强度的自然降雨(23.0~100.2 mm/h)条件下每次降雨后的出流水量、出流泥沙量、出流总氮浓度以及出流总磷浓度.结果表明,在过滤带宽度一致时,高羊茅+小叶女贞的植被配置模式净化效果最好.高羊茅+小叶女贞的植被组合过滤带的宽度为4m时,相比于宽度为2和3m的情况下,出流水量、出流泥沙量、出流总氮浓度以及出流总磷浓度均为最低.通过建立塘坝复合植被过滤带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不同植被组合配置模式进行打分,结果表明,5种植被过滤带不同植被组合配置模式中高羊茅+小叶女贞+碎石覆盖(C5)总得分最高(91.5分),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配置模式,说明在拦沙截污、生态、经济等方面综合效果作用最好,在该研究区复合植被过滤带工程中值得优选.该研究结果可为植被过滤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植被过滤带植物种类宽度综合评价定量计算

    对虾养殖环境中红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研究

    王金才于鸽刘唤明邓楚津...
    104-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对虾养殖环境中红酵母进行筛选,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利用PDA固体培养基从对虾养殖环境中筛选出红酵母菌株HL-6;然后,根据2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对菌株HL-6进行鉴定;最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经初步鉴定确定菌株HL-6为胶红酵母,该菌株的最佳发酵工艺如下:糖蜜浓度为8%,酵母膏浓度为1.5%,硫酸铵浓度0.6%,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3%,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48 h.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液中红酵母的活菌数高达11.2×108 CFU/mL.[结论]该研究对对虾养殖所用红酵母的发酵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虾养殖环境红酵母筛选发酵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