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湘西南民族村落文化景观变迁研究——以湖南省上堡侗寨为例

    巫涛黄宗胜彭重华李晟...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湘西南传统民族村落文化景观变迁的特征,探寻文化景观变迁的内在动力和变迁机制,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文化景观变迁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方法]以文化空间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的文化空间研究和灰色关联分析,对文化景观变迁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空间整合度与文化频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空间可以塑造文化景观;随时间的推进,文化空间景观从建筑内部的堂屋逐渐向建筑外部的院落发展;文化空间呈现2种自由随机的变迁方式发展;在简单民居内部,文化空间以堂屋为主,在有院落的民居中以庭院为主,在族系尺度则以公共空间为主;在景观变迁因子中,使用工具等物质文化景观比生活习俗等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变化要快;总体上,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对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最大.文化景观表现型因子对受外界施加的影响反应要大于文化景观基因型因子;湘西南文化景观变迁受到内外两方面的作用,以有利与否为标准进行变迁.[结论]文化景观的保护、开发、利用与管理应该重点抢救、保护内在的基因型民族文化景观,然后再挽救表现型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变迁需要进行科学引导,尤其是市场作用即文化产业作用下的正确引导.

    文化景观变迁民族村落空间句法文化空间灰色关联分析

    新型装配式渠槽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刘长顺张景奎郑继吴超...
    194-19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和贯彻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精神,引领装配式结构更快更广的服务农田水利建设.从材料选用及性能、结构设计、模具制作与生产、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新型装配式渠槽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技术,以期为新型渠系装配式建筑物应用技术革新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新型装配式渠槽农田水利应用技术

    柯桥丹家冬季气象景观气象成因分析

    周弘媛杨欣洁周晓燕包君俏...
    198-200,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5—2019年冬季柯桥区域站气象监测数据和丹家雪凇(雾凇)景观观测等资料,从气象条件、地形特点分析冬季气象景观形成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丹家每年冬季均有气象景观出现,但年际变化、月际变化特征较明显,主要表现为1月出现的概率高于2月和12月,这与温、湿、风、雨等气象要素密切相关.冬季气象景观的形成对气温的要求严苛,日平均气温需低于1.0℃、日最低气温需低于-0.5℃,日最高气温需低于5.0℃;高湿度是冬季气象景观形成和维持的必备条件,形成阶段日平均相对湿度需超过99%,且形成当日或前1 d均有降水过程;维持阶段保持95%以上的高湿度即可;形成阶段需满足静风微风条件(平均风力≤3级,最大风力≤4级),并得出北风转为偏南风、平均风及最大风风力≥4级、极大风力≥5级等是冬季气象景观消融的关键性指标.

    雪凇(雾凇)气象条件特征成因冬季柯桥丹家

    我国设施黄瓜生产要素替代关系分析

    李梦李青
    20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厘清设施蔬菜要素禀赋变动与要素替代变化,运用2008—2019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建立生产函数对具典型代表性的设施黄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9年设施黄瓜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本投入呈稳步上涨的趋势,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基本是呈现"双升"趋势,仅在2011、2018年间出现了下降现象,说明资本的重要作用凸显,农业生产在悄然变化.由此得出,劳动土地比和资本土地比均促进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但化肥折纯用量的作用并不显著;土地劳动比、资本劳动比以及机械作业费均对劳动生产率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其中机械技术代替劳动要素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金密集投入土地会使土地生产率提高.

    设施蔬菜C-D生产函数要素替代生产率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食品价格的影响及预测研究——基于4地食品价格的分析

    张筱娴谭莹
    205-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研究疫情对食品价格的影响,有助于稳定农产品的供求.在收集广东、上海、浙江和河南4地的肉蛋及主食4类食品的价格日度数据以及疫情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建立FI-GARCH模型,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对食品价格的影响,此外还构建GRNN模型对4地食品价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各类食品的影响存在省际差异,上海、浙江的猪肉价格显著提高,4地的鸡蛋价格均有下降,其中上海下降最为明显,各地鸡肉价格整体上无明显波动,广东、上海和浙江大米价格出现上涨;GRNN模型对食物价格进行预测的精度较好,有助于主管部门提前感知风险并采用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基于模型估计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稳定农产品供求状况的政策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食物供应链食物价格FI-GARCH模型GRNN模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的品牌农业研究——以浙江涌泉蜜橘产业为例

    冯仁方
    216-220,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透过品牌农业视觉,系统全面地分析涌泉蜜橘产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品牌发展状况.剖析现今产业中存在的过度追求增长、智能化程度低、初级加工为主、二三产业不足、新老交替不足、科技人才匮乏、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加强科学生产经营,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科学规划品牌战略,文化引领消费升级,线上线下同步发展,二三产业有效延伸.

    侧结构性改革品牌农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涌泉蜜橘

    滁州市稻虾共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查明方朱国美凌武海陈超...
    22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滁州市大力发展稻虾共作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介绍了滁州市稻虾共作产业发展现状、效益、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稻虾共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稻虾共作产业现状对策

    蔬菜精准管理与安全监控大数据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曾志康韦健李敏郭元元...
    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搭建蔬菜精准管理与安全监控大数据平台为目标,详细分析了蔬菜产业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数据采集需求,提出平台架构由表现层、服务层和持久层组成,设计了基于智能化数据接口和第三方监管的蔬菜精准管理与安全监控的多终端大数据平台总体框架,为监控广西蔬菜产业全流程信息、促进大数据落地应用和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精准管理质量溯源产业大数据信息平台框架设计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张骞李瑾康晓洁
    230-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主动适应新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已形成多种成熟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重点选择德国循环农业、日本和韩国六次产业、法国乡村旅游和美国精准农业融合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其在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技术研发、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针对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融合程度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不够深入、农民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培养多元融合主体、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产业融合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经验做法对策建议

    基于CSSCI数据库的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贺栋豪刘桃
    235-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SSCI数据库(2017—2020年)期刊文献进行处理及知识图谱分析.在深入阅读文献内容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乡村振兴相关研究主题的研究概况.结果显示,目前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日益深化,研究主题及内容深度不断拓展且主要集中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乡村贫困治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当下乡村振兴相关主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