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苏州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实践的思考

    周宗辉施杨纪洋洋
    240-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苏州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模种养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共享农庄等"农业+"融合发展的农村创新创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对几种模式的归纳总结、分析,并提出建议,从而推动农村"双创"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实践

    安徽省高校体育资源融入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对安徽省高校和农村中小学的调研

    邹钧人章劲松
    24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实施,人民大众对体育硬件和软件的服务渴求逐渐提高.安徽省高校的体育资源非常丰富,有着大量高素质的师资资源,同时还拥有众多的体育管理、科研等方面的人才.立足于调查研究高校体育资源和农村地区体育文化的现状和需求,从而提出安徽省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为促进安徽省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高校体育资源体育文化农村体育

    桃源县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邱真武谢添王蔚风曹明锋...
    246-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当前烟草行业发展新形势,通过梳理桃源县烟叶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桃源县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统筹任务总量分配,发展适度规模农户;注重职业烟农培育,加强对烟农的轮训;加强从烟队伍建设,开展机械课题攻关;狠抓各项技术落地,确保促农增收成效;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力争辅业多元创收.

    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我国农村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及解决路径

    罗锦程张冰洁徐紫寅李淑媛...
    249-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化农村地区废弃物监督管理,压实农村废弃物监管主体责任,是新时期农村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助推乡村振兴与走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之举.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废弃物的管理处置现状、农村废弃物的环境危害、典型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对此提出未来展望与建议:依法科学开展新农村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强化政府调控职能、发展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农村环境治理农村废弃物固体废物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西部大开发20年陕西省国土空间治理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机制

    屈楠
    252-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剖析2000—2019年西部大开发20年陕西省的空间治理水平和精准脱贫成效,分别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方法测度评价两者的时序变化,通过LSDV法估计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逐步回归模型和2SLS模型探究国土空间治理对于脱贫攻坚水平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20年陕西省国土空间综合治理能力和脱贫攻坚水平均呈现先小幅降低后稳定上升的态势,各分维度指数变化各有差异.国土空间治理和脱贫攻坚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为由失调衰退的轻度失调型,逐渐发展为协调发展的良好协调型,系统协调度步入发展的良性互动阶段.国土空间治理对于脱贫攻坚具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农村收入水平起到国土空间治理促进脱贫攻坚的中介效应的作用.农民收入水平、农村教育水平和人均GDP均对脱贫攻坚有一定的显著促进作用,但农村人口数量对于脱贫攻坚起到显著负向影响.基于此,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进程中,陕西应尽快出台后扶贫时代的空间统一规划,不断创新乡村精准脱贫的机制体制,大力发展"新基建"驱动精准脱贫,推动乡村产业和经济的振兴发展,最终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

    国土空间治理脱贫攻坚影响机制西部大开发陕西省

    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周秀梅
    258-260,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机械在农业近现代发展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在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生产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总结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均衡、企业对农机购置补贴认识错误、农业机械成果转化难度大、农业机械与农艺之间融合度较低、农业机械的地域针对性亟待加强、农业劳动人员的作业素质急需提高等问题,最后从完善对农业机械发展的支持政策、推动农业机械与农艺的融合发展、培育农业机械人才队伍、推动农业智能化和农业机械化的融合、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把握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代特性几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农业机械化问题对策新时期

    地方感对返乡农民工留乡就业意愿的影响

    罗卫怡
    26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因素作为一种潜在的主观因素,对农民工的返乡意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此引入地方感概念,并探讨其对新立镇返乡农民工留乡就业意愿的影响.依托乡村"人才振兴"背景,借助返乡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将地方感的3个维度——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探究地方感对返乡农民工留乡就业意愿的行为决策;利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将愿意与不愿意留乡就业的返乡农民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群体在地方感因素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对农民工留乡就业意愿均存在正向显著性影响,但地方依赖对返乡农民工留乡意愿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呈负向影响;愿意留乡就业与不愿意留乡就业者的地方感存在强度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

    返乡农民工地方感留乡就业

    个体生态学基本原理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的实践

    简敏菲张丹丹崔浩邵明勤...
    26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个体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入手,对生态因子作用原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总结,阐述了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规律性与普遍联系哲学观点之间的融合、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与"不违农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交汇、最小因子法则与"木桶效应"的相容性,并通过教学实践充分发挥生态学课程的育人和思政教育功能,实现了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思政融合的育人目标.

    个体生态学生态因子课程思政教学融合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助力农民教育培训的路径

    李聪颖杨乙丹
    269-27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农科的建设为我国涉农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涉农高校助力农民培训带来了新契机.针对涉农高校助力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出现的主体意识不强、培训机制不活、培训内容老套、配套保障政策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提出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充分发挥涉农高校优势、构建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地位、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新方式、完善农民教育保障机制等策略.

    新农科机遇涉农高校农民教育培训

    创业环境·自我效能感和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

    薛韩容彭丽
    272-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业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将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归纳为创业政策、融资环境、社会文化、创新效能感和风险承担效能感5个方面,并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政策、融资环境、创新效能感和风险承担效能感对创业意向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社会文化对创业意向的产生无显著影响.最后,从政府和高校两方面提出了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相关建议.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环境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