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种间作模式对5年生苜蓿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李威刘鹏王涛陈庚...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5年生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苜蓿单作、苜蓿/玉米间作和苜蓿/燕麦草间作条件下苜蓿产量、叶片氮含量以及光合特性,为探讨缓解苜蓿产量退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结果表明,2种间作模式下的苜蓿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苜蓿产量,苜蓿/燕麦草间作模式下苜蓿产量最高.2种间作模式均能显著提高苜蓿叶片氮含量,有效提高光合能力.因此,间作模式可以有效防止5年生苜蓿产量退化,在农牧地区具有可行性.

    苜蓿间作产量玉米

    水稻光温敏两系不育系大丰9S的选育和稻桩繁殖研究

    张志清周健潘华何立斌...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大丰9S的选育背景、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生育特性.该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保持系内香10B为父本.经过6年10代的选择,育成了株叶形态好、株型紧凑、叶片直立、分蘖力强、不育起点温度较低、不育性稳定、抗性较强、米质优良的新品种大丰9S.针对大丰9S在2017、2018年海南繁殖连续失败,提出了利用春季开展稻桩繁殖技术.该技术最高产量达到1552.5 kg/hm2,从而解决了生产上急需亲本用种的困境.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大丰9S特征特性稻桩繁殖技术

    番茄新品种"唐粉108"的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麻翠丽董妍陈志刘晓光...
    43-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唐粉108"番茄新品种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早春生产中采用高密栽培技术可以集中采收,提高复种指数;栽培前试验地底施钾肥(300 kg/hm2),产量明显提高;在坐果期使用配方磷酸二铵120 kg/hm2,尿素120 kg/hm2,硫酸钾150 g/hm2,冲施肥300 kg/hm2,微量元素肥料75 kg/hm2的混合肥产量最高.采用蜜蜂授粉方式不仅可以保花保果,结果均匀,提高坐果率,提早成熟,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果实品质.分别在丰南、乐亭、玉田、迁安等地进行多点生产试验示范推广与应用,至2019年累计推广面积约1.33万hm2.

    番茄"唐粉108"栽培技术

    不同栽培密度对广西葛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周艳霞万正林邓俭英李立志...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种植密度对葛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细叶葛根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种植密度(16500、13500、12000、10500、9000株/hm2)单行种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葛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广西葛根栽培水平及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为12000株/hm2时,葛根单株产量、折合小区产量、茎粗、淀粉、总糖、可溶性蛋白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12 kg、161.2 kg、11.93 mm、290.0 g/kg、9.5 g/kg、25.2 g/kg,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主成分分析中,12000株/hm2处理得分最高.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广西葛根最适宜种植密度为12000株/hm2.

    葛根密度产量品质

    软枣猕猴桃绿枝扦插技术研究

    程建军吴晓云左利娟高照全...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软枣猕猴桃品种"韦狄""龙城二号""伊赛"为试材,研究不同扦插方法、不同混合基质组成和不同浓度GGR7号生根粉对软枣猕猴桃绿枝扦穗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最佳扦插时间为春季和秋季,以体积比1:1:1的草炭+蛭石+珍珠岩和1:1的椰糠+珍珠岩为扦插基质,经GGR7号100 mg/L浸泡插穗基部2 h,可得到87.2%以上的绿枝扦插生根率.

    软枣猕猴桃绿枝扦插生根效果

    不同修剪量对不同树势甜樱桃生长的影响

    刘英窦肖菲王承香徐献勇...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年生的"美早"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修剪量(A1修剪量为1/2,A2修剪量为1/4,CK为对照不修剪)对壮树、中庸树、弱势树3种"美早"甜樱桃枝条长度、枝条粗度、发枝数及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期的"美早"甜樱桃枝条的生长量、花芽分化率在不同树势间有不同的反应,壮树和中庸树对中剪的反应好于弱势树和对照;弱势树对轻度修剪的反应好于中度修剪.从树体生长来看,枝条长度和粗度的生长对中度修剪的反应好于轻度修剪;从花芽分化来看,轻度修剪好于中度修剪.

    "美早"樱桃不同修剪量不同树势生长量花芽分化

    基于"三调"数据的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研究——以阿克苏市为例

    胡占森张永福赵芳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初步数据为底图,在"多规合一"和"生态保护"的视角下,结合阿克苏市实际划定需求,构建了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指标体系,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以实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弹性"需要.以中心城区范围线为界线,选取了4个因子构建了中心城区内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指标体系;从土地质量条件、耕地区位条件、耕地基础设施、地块空间形态等方面选取8个因子构建了中心城区外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指标体系,两者都选用综合得分最优法,逐图斑外业核查通过后,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该研究衔接各项规划成果,采用的划定方式既考虑到了城市周边,又考虑到了全域永久基本农田的补划,使储备区更具有实用性、稳定性和科学性.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多规合一生态保护阿克苏市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栎群落土壤相关性研究

    金秋珠殷紫嫣罗雪铭江圣哲...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岩溶石山土壤养分及其分布状况,以广西桂林市郊的演坡山、阳朔县的白沙镇和碑头村的青冈栎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为研究对象,对3个采样点的青冈栎群落土壤理化性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各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土壤有效钾在演坡山、白沙镇和碑头村间无显著差异;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效磷和土壤pH在3个采样点存在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有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与土壤有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与土壤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

    青冈栎土壤理化性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

    陕西省榆林市土壤侵蚀动态演变及预测

    徐云环李景宜任冲同英杰...
    63-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退耕还林后黄土高原地域土壤侵蚀的变化,在ArcGIS和ENVI软件中,利用土地利用、降雨、地形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在通用的土壤侵蚀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出陕西省榆林市1988—2013年土壤侵蚀模数,运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对1988—2013年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利用空间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变化与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地形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8—2013年榆林市总体土壤侵蚀平均模数稳定,但在2000年和2001年出现明显差异,2000年土壤侵蚀平均模数达到最小值,2001年土壤侵蚀平均模数达到最大值.1988—2013年榆林市土壤侵蚀状况明显改善,平均土壤侵蚀由1988年4368.83 t/(km2·a)减少为2013年2345.97 t/(km2·a),相应的土壤流失总量从175.94×106 t减少到68.96×106 t.全市微度侵蚀面积增加,其他侵蚀等级转移到剧烈侵蚀的百分比均不足1%.根据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未来40年榆林市土壤侵蚀状况逐渐减轻,微度土壤侵蚀面积逐渐增加,其他侵蚀等级的面积持续减少.

    RUSLE土壤侵蚀马尔科夫模型动态变化榆林市

    基于GIS与Fragstats的安徽省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白星亮任冲李景宜徐云环...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区域生态安全重要性和敏感性角度出发,结合景观生态指数,构建安徽省生态安全格局评估指标体系,绘制安徽省生态安全格局图.结果表明:安徽省生态安全格局总面积为41083.46 km2,占全省面积的29.53%,主体部分以大别山生态屏障和黄山生态屏障为支撑,总面积为30883.63 km2,长江干流水生态廊道为屏障链接,巢湖等其他湖泊湿地为生态格局重要组成成分,总面积为1130.74 km2.

    生态安全格局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景观生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