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免疫缺陷小鼠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治疗

    马贯中刘婕妤王利云张韬...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有腹泻症状的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分离出1株病原菌.对该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和迁徙行为观察.经迁徙行为观察发现,该菌在1.5%LB上呈现弥漫性生长,在0.5%、1.0%的LB平板上的未见迁徙现象.该菌在DHL平板上的菌落特点与沙门氏菌相似,通过沙门氏菌手工生化鉴定、ATB细菌鉴定及16S rDNA分子测序比对证实该菌为奇异变形杆菌.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该菌株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8~20 mm,而对多数药物中度敏感或不敏感.给腹泻小鼠饲喂喹诺酮类药物后,腹泻症状明显改善,发病率明显下降.该研究结果为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免疫缺陷小鼠腹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

    奇异变形杆菌NYG小鼠生化鉴定动物试验迁徙行为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草鱼不同池塘养殖模式比较——以广东省为例

    郭红喜周琰柯彦若杨泽冰...
    92-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广东地区不同草鱼池塘养殖模式效益.[方法]基于广东省中山、佛山、惠州、清远、韶关等地162例草鱼养殖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对草鱼4种池塘养殖模式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从经济效益来看,脆肉鲩养殖模式净利润最高,鱼种养殖模式次之;从成本构成来看,可变成本远高于固定成本,其中饲料成本占比最大;从不确定性来看,小草鱼养殖模式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小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结论]提出了合理确定养殖模式、加强科学投喂、提高政府财政补贴等建议.

    草鱼池塘养殖成本效益广东

    饲料中添加甘薯黄粉对黄粉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秦梦晗司增志曹丽娟赵捷雄...
    95-9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甘薯黄粉对黄粉虫各阶段生殖性能的影响,确定甘薯黄粉最佳添加量.[方法]喂食黄粉虫添加比例分别为10%、20%、30%、40%、50%的甘薯黄粉饲料,测定黄粉虫幼虫阶段体重、体长、头宽、死亡率、饲料转化率、幼虫历期,黄粉虫蛹阶段的化蛹率、蛹历期、蛹的重量和雌雄比以及成虫阶段的羽化率、成虫发育历期、成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结果]喂食50%甘薯黄粉+50%麦麸和40%甘薯黄粉+60%麦麸的黄粉虫老熟幼虫体重、体长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喂食40%甘薯黄粉+60%麦麸的黄粉虫化蛹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喂食50%甘薯黄粉+50%麦麸的黄粉虫蛹重最高;饲料中添加40%甘薯黄粉+60%麦麸的黄粉虫孵化率、羽化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甘薯黄粉添加量的增加,老熟幼虫体重、体长、头宽、化蛹率、蛹重、羽化率、产卵量及孵化率均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率、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结论]考虑到经济成本因素,在饲料中添加40%甘薯黄粉对黄粉虫的生殖性能效果最好,对大批量生产黄粉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黄粉虫甘薯黄粉化蛹率

    烟草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吴辉耿伟博宗浩刘文涛...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烟草中鉴定了45个LEA家族成员与7个亚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tLEA家族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染色体分析显示,NtLEA家族成员在染色体分布上偏好性较小;NtLEA家族成员结构上具有相似性.通过对烟草LE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的鉴定与分析,为进一步阐明NtLEA作用和提高烟草在非生物胁迫下的抗性提供基础.

    LEA基因家族烟草抗逆性生物信息学

    基于转录组的金花茶PEB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分析

    刘合霞刁慧玲舒杨谭肖玲...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在花的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该基因家族在金花茶开花过程中的调控作用,通过对金花茶的花瓣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PEBP基因,并对其蛋白质性质、功能结构域、进化关系及开花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花茶花瓣转录组中共含有9个PEBP基因家族成员,可以分为FT-like、TFL1-like、MFT-like、PEBP-like 4个亚基因家族;该蛋白家族主要由酸性、亲水的稳定蛋白构成,定位于细胞核中;该基因家族Motif具有一定的保守型,且所包含的保守基序数目及种类存在一定差异.在金花茶开花过程中,CnPEBP 4基因的表达量不断增高,该基因可能对金花茶花瓣形态建成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其他基因家族成员在金花茶花瓣组织中表达量较低或不表达.鉴定获得了金花茶PEBP基因家族成员的序列和部分功能信息,为研究金花茶开花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为金花茶开花调控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PEBP基因家族金花茶保守基序进化分析表达量分析

    条锈病对小麦籽粒APX和GR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常玉珍高红云史银佩王言景...
    108-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应答机制.[方法]以田间优势条锈菌接种抗病小麦品种赛德麦601和感病小麦品种郑麦37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分光光度计法分析小麦籽粒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变化.[结果]花后15 d,郑麦379中APX和G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APX基因表达量升高幅度大,花后25 d上调至CK的11.45倍,且持续时间较长;GR短时间小幅度升高,在花后20 d升高至CK的1.65倍.赛德麦601中APX基因仅在花后20 d后表达量显著升高,上调至CK的9.83倍,其他时期变化幅度很小;GR基因仅在花后25 d和花后30 d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至CK的2.09、1.92倍.APX和GR酶活性的变化与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一致.[结论]APX和GR参与了小麦对条锈菌的抗性应答反应.

    小麦条锈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酶活基因表达

    基于斑块-廊道理论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以日照市机场连接线及220省道为例

    徐晓艳李文彬王兴梅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日照市机场连接线及220省道设计为例,借鉴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理论,从城市绿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介绍了机场连接线及220省道景观功能定位,分析了景观连接性、地域景观、生态理念的设计理念,从整体规划、重要节点设计、种植规划、水系与养护路规划几方面着重阐述了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林斑布局景观设计田园风光

    环境因子对小紫珠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高会荣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小紫珠为试材,测定其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小紫珠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5℃,40℃浸种24 h发芽率可达88.99%.在25℃,黑暗环境有利于种子萌发,GA3和6-BA溶液浸种对种子发芽影响较小;小紫珠种子对盐分反应敏感,发芽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明显下降,NaCl浓度为300 mmol/L时种子不能萌发.

    小紫珠浸种光照温度激素盐分

    一种马勃属野生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妍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形态鉴定与ITS分子序列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的一株马勃属野生真菌进行鉴定,并对该菌种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步通过形态鉴定法鉴定为梨形马勃,后进一步用ITS分子序列鉴定法鉴定,分离株rDNA ITS片段长度为697 bp,测序结果登录NCBI与GenBank中已知菌种进行BLAST比对,采用MEGA 2.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分离菌种为网纹马勃,结合形态特征,最终鉴定该菌种为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为该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硝酸铵为最适氮源,7.0为最适pH,菌丝最适温度为25℃.

    网纹马勃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

    乌鲁木齐市3种典型绿地系统生态效益评价

    袁蕾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合理利用乌鲁木齐植物配置,提高园林绿化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乌鲁木齐市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3种典型绿地绿化植物的比叶重、光合量、固氮释氧量、蒸腾量,对不同绿地系统进行了生态效益评价.[结果]公园绿地绿化植物的平均比叶重和日均光合速率大于附属绿地和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典型绿化植物的平均比叶重高于生产绿地,但生产绿地典型绿化植物的日均光合速率高于附属绿地.3种典型绿地绿化植物的日释氧量表现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日固碳量表现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平均蒸腾耗水量表现为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公园绿地.[结论]乌鲁木齐3种典型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以公园绿地最高,其次是生产绿地、附属绿地.

    乌鲁木齐绿地生态效益评价园林绿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