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纳米管对甜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曼曼闫洪朗冯路路张惠敏...
    42-4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碳纳米管在蔬菜作物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以"通甜蜜1号"甜瓜为试材,分别设定不同碳纳米管浓度200μg/mL(T1)、500μg/mL(T2)和800μg/mL(T3)及CK对照组,采用超声细胞破碎技术处理甜瓜种子,通过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出苗率、幼苗苗高、地径、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平均直径和根尖数等指标,比较不同碳纳米管浓度处理对薄皮甜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纳米材料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技术参考.[结果]碳纳米管处理后甜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现为T2>CK>T1>T3,出苗率表现为T2>T3>CK>T1;碳纳米管处理种子对薄皮甜瓜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影响较小;T2处理显著提高了薄皮甜瓜幼苗的根系总长度和总表面积,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56.0%和49.4%.[结论]不同浓度碳纳米管处理影响了薄皮甜瓜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根系生长,其中以碳纳米管浓度处理500μg/mL(T2)的表现最显著.

    甜瓜碳纳米管种子发芽率生长指标

    不同生态浮床对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及机理探讨

    成钰陈永成于鹏张成硕...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态浮床对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及机理.[方法]通过构建空心菜-生物膜组合生态浮床,与对照组和空心菜浮床组比较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分析不同生态浮床的植物根系微生物的生物量、氮磷吸收量及去除贡献率,探讨生态浮床的氮磷去除机制.[结果]与空心菜浮床相比,组合生态浮床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TN、TP、NH4+-N、NO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35%、70.05%、83.17%、85.83%,较空心菜浮床提高了13.92%~21.08%;在氮磷去除过程中植物根系充当"载体",富集大量的微生物,形成根系生物膜,而组合生态浮床根系生物膜的微生物生物量显著大于空心菜浮床(P<0.05),表明载体生物膜对植物根系微生物的富集和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空心菜浮床和组合生态浮床中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量均有限,氮去除贡献率分别为25.56%、20.24%,磷去除贡献率分别为5.99%、4.18%,表明植物吸收作用不是浮床系统氮磷去除的主体.[结论]生态浮床对水体氮磷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转化作用,组合生态浮床的微生物生物量较大,可有效提高水质净化效果和系统稳定性.

    生态浮床生物膜水体氮磷净化效果去除机制

    基于地面/遥感监测的严重沙化温性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价

    刘雪骄高韶勃郑淑华
    51-5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认真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现状、问题及经验的基础上,在内蒙古温性草原选择了有代表性的试点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工作,并通过对不同生态修复措施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客观反映内蒙古自治区温性草原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后取得的成果和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结果表明:温性草原严重沙化草地在生态修复措施实施3年后,2种修复措施(围栏+补播+管护、土地平整+补播+施肥+沙障)均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采取围栏、补播、管护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工程,其生态效益更为明显;遥感监测模型精度波动较大,仍需探索提高监测精度的技术手段.

    温性草原草地退化地面监测遥感监测生态修复工程效益

    基于地形梯度的矿业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分析——以鸡西市为例

    董伦叶欣
    55-5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矿业城市鸡西市为例,在RS和GIS支持下,运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等方法,定量分析矿业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采矿活动和城市扩张的影响,矿业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形上的分布具有较强烈的差异性;耕地和建设用地在低地势区域的变化频率较高,且逐渐向高地势区域拓展;在中地势区域多发生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交替转化.

    土地利用变化地形梯度矿业城市RSGIS

    基于当量因子模型的江阴市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研究

    孙康康吴勇靳诚曹天邦...
    59-6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当量模型法核算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价值,并选择区域特征系数进行价值修正,结合研究区生态敏感性、人均生态价值占有量分析,对当前实践中生态服务价值难以转化、市场认可度低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2020年修正后的1个标准单位当量生态服务价值为6180.02元/hm2,总价值约159.82亿元.不同地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较大,其中水域单位面积价值最高(776272.05元/hm2),湿地次之(321484.50元/hm2);从不同生态功能来看,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贡献率分别为84.08%、8.24%、5.75%、1.93%;生态价值人均占有量约12618.96元,不同地类差异较大;区域平均生态敏感性指数为0.79<1,说明生态服务价值对区域发展阶段具有敏感性趋势.

    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修正系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敏感性

    于桥水库州河鲤的标记技术及放流效果评估

    张志华李泽利张达娟高锴...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适应于桥水库鱼类规模化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标记方法,选取于桥水库特有种类州河鲤(Cyprinus carpio zhouhe L.)为研究对象,对比可见植入荧光(VIE)标记和茜素红-S浸染(ARS)标记2种方法的标记效果.结果表明:经60 d标记养殖后,对照组州河鲤的平均存活率为95%,VIE标记组的平均存活率为94%,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ARS标记组的平均存活率为87%,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VIE标记头部组和ARS标记100 mg/L浓度组标记保持率分别为60%和10%.2种标记方法对鱼类体长、体重差异不明显.在于桥水库放流5500尾标记鱼苗后,180 d内进行4次回捕共捕获州河鲤35尾,回捕率为0.637%.研究结果说明VIE标记法适合应用于短周期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于桥水库州河鲤标记方法增殖放流

    苜蓿与禾草不同混播模式研究

    辛忠民金晓明杨立霞于志远...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苜蓿与一年生或多年生禾草在不同牧草组合、播种比例、种植方式下牧草干草量、土地当量比、种间竞争力、相对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建植当年牧草播种量影响不同种类牧草的产量.在苜蓿、燕麦混播模式下,40%苜蓿+60%燕麦组合表现较优,干草重247 g/m2,土地当量比LER为1.1,土地综合效益较高.同行混播25%苜蓿+75%禾草组合表现较优,干草重为951或758 g/m2,土地当量比LER为1.2或1.3,土地综合效益较高.异行混播苜蓿与禾草行比9:3组合表现较优,干草重为964或877 g/m2,且牧草间生长竞争较弱,有利于维持人工草地的持久性.

    苜蓿禾草混播

    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高俊兰唐菲王晶晶施六林...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壳山核桃是一种集果用、油用、材用及园林绿化于一体的生态经济型树种,综合利用效益高,产业潜力大.标准化是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通过总结我国薄壳山核桃标准制修订现状及其标准体系,分析当前薄壳山核桃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薄壳山核桃标准化工作的建议及措施,旨在为推动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

    薄壳山核桃标准体系标准化现状

    丫髻山栓皮栎种子现状及播种技术研究

    王瑛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采自平谷区丫髻山的栓皮栎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开展50孔穴盘、36孔穴盘、10 cm×20 cm营养钵3种规格育苗容器的播种试验,从出苗率、育苗成本、育苗周期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36孔穴盘播种育苗最为节约高效;开展了室温、50、60、70、80℃5个水温浸种灭除栗实象甲幼虫试验,结果表明,1.5倍种子体积的60℃热水浸种4 h灭虫效果最佳;开展了胚根长度为0(种脐露白)、1、2、3、4 cm 5个规格的胚根掰除试验,以出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株高、径粗、主根长、主根粗、最长侧根等生长量指标分析,综合评价胚根损伤对栓皮栎播种出苗率及其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胚根长度≤1 cm时胚根出现折损,对栓皮栎的出苗率及生长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解决了在栓皮栎播种育苗过程中,种子采集、灭虫、储存、育苗容器选择等关键技术环节中的实际问题,为栓皮栎播种繁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经验.

    栓皮栎播种栗实象

    杉木种子园冬季嫁接技术研究

    崔子佳朱江华韩璐欧斌...
    82-8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延长杉木种子园嫁接时间,缓解劳动力紧张,提高嫁接成效.[方法]以赣州市崇义县高坌林场2代种子园中2年生实生杉木苗为砧木,探究不同嫁接方法、接穗类型、砧木大小、套袋与否对杉木冬季嫁接苗成活率、正冠率、接穗高生长量和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除不同砧木大小外,不同嫁接方法、接穗类型、套袋与否对杉木冬季嫁接后成活率、正冠率、接穗高生长量和粗生长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差异.分别以切接、带顶芽接穗、套袋表现最佳,接株成活率、正冠率、接穗高生长量和粗生长量分别为96.6%、82.8%、49.7 cm和11.12 mm.[结论]在进行杉木种子园冬季嫁接时,使用切接的嫁接方法,采用第一段带顶芽的粗壮穗条作为接穗,在3 cm左右的砧木进行嫁接,接后做好接后套袋管理,效果最佳.为生产中提升杉木种子园嫁接成效提供了新的方法.

    杉木种子园冬季嫁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