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葛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菌抗氧化能力研究

    魏磊王伟侯玥莹谢晓阳...
    152-15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葛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抑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葛叶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葛叶总黄酮对7种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考察其抗菌活性,并通过测定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来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葛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5%,液料比48:1(mL:g),超声温度73℃,超声时间90 min,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黄酮提取量为26.38 mg/g,接近理论值;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葛叶总黄酮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32 mg/mL,表明葛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OH-、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IC50分别为1.78、1.58和0.86 mg/mL,表明葛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该研究可为葛叶黄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葛叶总黄酮响应面分析提取优化抗菌抗氧化

    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中优势发酵菌株的分离鉴定与酶活分析

    何维安天星余玲廖柯...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传统的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中分离产蛋白酶较高的优势菌株,并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研究菌株酶活.[方法]以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纯化技术分离其中优势菌,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特征菌落鉴定,最后对2株霉菌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中2株产蛋白酶较高的优势菌株分别为M-THF-01与M-THF-02;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发现,M-THF-01为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M-THF-02为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a).M-THF-01与M-THF-02中性蛋白酶酶活分别为(83.00±4.25)U/mL和(277.35±6.09)U/mL,酸性蛋白酶分别为(156.36±3.68)U/mL和(405.69±4.18)U/mL,碱性蛋白酶分别为(19.30±2.56)U/mL和(25.37±3.88)U/mL,产纤维素总体酶活分别为(2.51±0.85)U/mL和(3.64±1.31)U/mL.总体来说,M-THF-02产酶活力明显高于M-THF-01.[结论]该研究可为毛霉豆豉纯复合发酵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毛霉豆豉的工业化与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豆豉分离鉴定雅致放射毛霉总状毛霉酶活

    云南省昆明地区药用种子植物资源与多样性研究

    杨冠松刘昕然杨创凤杨正安...
    162-16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文献、野外标本采集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地区药用种子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详细调查以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地区药用种子植物共计141科415属599种(包括变种),被子植物129科384属343种,裸子植物12科31属256种,其中优势科为蔷薇科、菊科和百合科,优势属为菊属、蒲公英属、水仙属和君子兰属;药用部位方面根、根茎类所占比例较高,其次为全草类.基于上述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对昆明地区药用种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药用植物种子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昆明地区

    海藻酸钠/迷迭香涂膜对冷却猪肉品质的影响

    盘艳梅吴海铃刘啸吴国勇...
    166-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采用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钠/迷迭香复合涂膜分别对冷却猪肉进行处理,于4℃下进行冷藏保鲜,以猪肉pH、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的升高和感官评价等指标判断猪肉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复合涂膜能够减缓pH、细菌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升高,降低感官指标的变差速度,使得冷却猪肉保质期由3 d提高到9 d,说明海藻酸钠/迷迭香复合涂膜可能是猪肉保鲜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海藻酸钠迷迭香保鲜涂膜冷却猪肉

    采烤作业对烟叶烘烤损失率及用工投入产出比的影响

    王涛毛岚张豹林李生栋...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烟叶采烤环节对烟叶烘烤损失率的影响,查找烘烤损失率成因,对采烤一体化专业化烘烤标准作业与烟农常规采烤作业的烟叶烘烤损失率和用工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熟采收和分类编装烟对烘烤损失的影响最大,对烘烤损失率的影响分别占烘烤损失的41.59%和35.47%;采收、编装和烘烤3个环节全程按照规范专业化作业用工成本较烟农常规作业模式增加0.31元/kg,但降低烘烤损失3749.40元/hm2,专业化用工产出投入比为595.51%.

    烤烟烘烤损失率投入产出比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EGCG及其药动学研究

    乔妙朱朋艳赵云丽黄艳苹...
    172-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EGCG浓度的方法,进而研究其药动学.[方法]选用Agilent SB-C18(4.6 mm×250 mm,5μm),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ESI离子源,多反应离子监测,负离子扫描;以香草醛为内标,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EGCG和内标不受基质干扰;定量限分别为10 ng/mL(EGCG)和5 ng/mL(香草醛),血浆样品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11.5%,准确度在92.0%~118.9%,萃取回收率≥92.7%,基质效应为95.3%~115.3%,大鼠腹腔注射20 mg/kg EGCG后的血浆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较长,表观分布容积(Vd)大于总体水体积.[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分析时间短,能满足EGCG在大鼠血浆中浓度的检测要求,并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可用于大鼠血浆中EGCG的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EGCG大鼠血浆浓度药代动力学

    蔬菜废弃物产沼气潜力及特性研究

    魏丹丹刘健峰邓成杰赵兴玲...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蔬菜废弃物的产沼气潜力,以4种不同叶菜类蔬菜废弃物为发酵原料,采用批量式厌氧消化工艺,在恒温(35±1)℃的条件下,对蔬菜废弃物产沼气潜力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白菜、混合蔬菜、油麦菜和生菜作为底物进行厌氧消化,TS产气率分别为658、601、804和1136 mL/g,VS产气率分别为833、881、1093和1544 mL/g,生菜组产气潜力最大,油麦菜组次之,混合白菜组产气潜力最小,可见单一蔬菜的产气潜力要高于混合蔬菜.蔬菜废弃物的有机物含量高,可生物降解,适宜用作厌氧消化原料.

    蔬菜废弃物厌氧消化产沼气潜力

    基于熵权法的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刘晓敏张天萌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承载力是制约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评价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可以指导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取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两个方面的指标,通过熵权法对甘肃省2005—2017年和2017年甘肃省各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2005—2016年水资源承载力较低;2017年甘肃省大部分市水资源承载力较低,差别较大,水资源承载力不平衡.甘肃省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鉴于甘肃省水资源比较缺乏的现状,提出了继续提高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建议.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熵权法甘肃省

    淹水时期与天数对油菜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俞建河王本来曹秀清沈涛...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于2014、2015和2020年采用有底测坑试验模拟大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各淹水天数的涝渍环境,分析不同生育期淹水天数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菜现蕾抽薹期,淹水天数的增加极显著影响株高生长;苗期淹水对前期株高影响较大,但经过后期补偿,差距逐步缩小;开花期淹水前期对株高有影响,但经过补偿影响已不大;开花期后因株高已基本定型,淹水对株高已无影响.开花期淹水天数对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现蕾抽薹期,且随着淹水天数的增加,LAI逐渐降低.开花期淹水超过2d、现蕾抽薹期和成熟期淹水超过4d、苗期淹水超过6d均会造成油菜显著减产,因此除油菜苗期外,其余生育期均为油菜防淹涝的关键时期,生产上应采取措施排水降渍.该研究可为油菜农田排水方案的合理制定、洪涝灾害损失的评估以及抗灾减灾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油菜淹水时期淹水天数生长发育产量性状

    不同水肥组合滴灌对黄花菜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程良李应海李金泽
    188-190,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壤水分及黄花菜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该地区的黄花菜灌溉制度.[方法]试验选用甘肃大乌嘴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置了低水(W1)2250 m3/hm2、中水(W2)3000 m3/hm2、高水(W3)3750 m3/hm2,低肥(F1)450 kg/hm2、中肥(F2)675 kg/hm2、高肥(F3)900 kg/hm2,以当地农户滴灌种植方式为对照(CK),共10个组合处理.[结果]农户滴灌种植方式与不同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均在各次灌水后发生显著变化,随着灌水量的增大,各层土壤含水率相应增大,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最大,为5.54%~28.29%;处理组黄花菜产量总体上高于对照组,黄花菜产量随着灌水量与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结论]黄花菜在丰水年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最优的是W2 F2处理,该处理下黄花菜产量为15417 kg/hm2.

    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滴灌水肥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