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芝麻品种在红壤旱地适应性研究

    曾细华刘宗发熊清云喻凤琴...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适宜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高产芝麻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9个芝麻品种从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优选黑芝麻5号和赣芝10号的生长势、整齐度和抗逆性优于CK,抗病性强,单株蒴果数和每蒴粒数比CK多,产量分别为1230.89和1220.09 kg/hm2,较CK(1026.14 kg/hm2)增产19.95%和18.90%;赣芝14号(1203.29 kg/hm2)较CK增产17.26%,但其生长势、整齐度和抗病性不如对照,且生育期远迟于CK;赣芝9号和赣芝3号综合表现也较优良,产量分别为1138.19和1076.84 kg/hm2,较CK增产10.92%和4.94%.[结论]优选黑芝麻5号、赣芝10号、赣芝9号和赣芝14号的产量比CK增产5%以上,表明这4个品种均适合在江西红壤旱地种植,优选黑芝麻5号和赣芝10号最好,赣芝9号和赣芝14号次之.

    芝麻红壤适应性产量

    有机肥施用方式与起垄高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薄国栋薛琳曹亚凡于祥全...
    42-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有机肥施用方式及起垄高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方法]研究了有机肥施用方式及起垄高度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穴施条件下,提高垄高能够促进烟株生长,增加产量、产值,而条施有机肥在垄高35 cm时烟株生长最佳;在垄高35、45 cm条件下有机肥条施烤烟经济性状比穴施好;提高垄高能改善烤烟中部叶外观质量;与有机肥条施相比,穴施能够促进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结论]在穴施条件下,45 cm垄高的烟叶品质最佳,而在条施条件下,以35 cm垄高烤烟生长发育及产值最好.

    起垄高度施肥方式烟叶品质

    不同播种方式对强筋小麦新麦26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杨新田吴玲玲杜永娜杨科...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相同播量和播期下筛选新麦26的适宜播种方式.[方法]2018—2019年,在新郑市城关乡敬楼村开展强筋小麦新麦26不同播种方式大田对比试验.播种方式设3个处理和1个对照:免耕沟播、立体匀播、宽窄行播种和等行距条播(CK),3次重复.分别调查出苗率、成穗率、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收获时测产,计算产量.[结果]免耕沟播产量为8141.55 kg/hm2,立体匀播产量为7883.85 kg/hm2,宽窄行播种产量为8199.15 kg/hm2;均高于对照的产量.[结论]宽窄行播种、免耕沟播、立体匀播3种播种方式出苗均匀度好于对照,能够减少缺苗断垄数量,改善小麦群体结构,有利于新麦26产量水平的提高;免耕沟播、立体匀播集整地、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为一体,能实现节本增效,对于晚播抢墒播种优势明显.

    强筋小麦播种方式农艺性状产量

    小麦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

    高燕于金林赵伟峰成东梅...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03份小麦的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6%、9.3%、12.2%和14.7%.千粒重和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长穗多粒特性的多穗型材料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筛选出28份可重点利用的矮秆、大粒、多粒、高产、优质类型材料.

    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

    打顶后喷施GA3和BR对云烟97叶片性状的影响

    张再刚汪文杰彭东何欢欢...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皖南烟区生态条件下,探求烤烟品种云烟97打顶后赤霉素(GA3)与油菜素内酯(BR)的适宜施用浓度.[方法]以烟区常规栽培方式为对照(CK),常规打顶后立即分别喷施不同浓度GA3、BR及其混配液,检测并比较叶片生物学性状、主要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结果]打顶后喷施GA3与BR对第6叶位叶片的各性状无显著影响,但对第9、12叶位叶片有影响,其中20 mg/kg GA3与0.02 mg/kg BR混配喷施处理的综合效果更明显:第9叶位叶片叶长、增宽、单叶干重、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7.50%、10.31%、6.72%、11.43%、12.33%、5.31%,第12叶位叶片叶长、叶宽、单叶干重、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分别增加15.70%、7.63%、13.32%、13.23%、17.85%、6.99%、10.57%,产值虽无显著差异,但较CK增加了1302.15元/hm2.[结论]打顶后喷施一定浓度GA3、BR及其混配液能不同程度增加烤烟云烟97叶片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及单叶干重,但对成熟度较高的下部叶影响较小,对处于旺盛生长阶段的上部叶影响较大;皖南烟区烤烟品种云烟97喷施GA3的效果好于BR,20 mg/kg GA3与0.02 mg/kg BR混配喷施效果好于20 mg/kg GA3与0.04 mg/kg BR混配,综合效果均好于对照,而20 mg/kg GA3与0.02 mg/kg BR混配喷施处理表现最优.

    烤烟云烟97GA3与BR打顶喷施浓度

    减源对小麦叶绿素·光合速率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张先平梁秋霞郝兴顺白立华...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汉中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加压减源处理,分别在花后6、25 d测定叶绿素含量,处理后开花前期6 d,3种类型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在去倒三叶与去旗叶处理下,出现了开花前期6d时,有去旗叶叶绿素含量大于去倒三叶处理,但花后25 d时,出现去倒三叶处理叶绿素含量大于去旗叶处理;减源处理后,花后期即灌浆期,大穗型及多穗型品种叶源原初光能转化效率比中间型高,不同减源处理对粒重的影响表现各异,大穗型品种降幅最为明显,以中间型品种最为稳定;因此在选育新品种时,在形态上要优先考虑中间型品种,其次为大穗型、多穗型品种,而且在该生态气候条件下,要稳产应适度扩大中间型品种的种植面积,大穗型品种要获得高产,应保证穗数来弥补减源导致的同化产物供应不足引发的粒重下降问题.单个指标不能体现品种的特征特性,因此该试验的结论不能作为推荐的充分指标,还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考虑.

    减源小麦叶绿素光合速率穗部性状

    芋杂交与种苗繁育研究

    黄伟华颜梅新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芋属作物杂交育种,以保存于广西农业科学院资源圃的芋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芋属种质资源进行开花调查、授粉杂交和种苗繁育.结果表明,芋属种质资源中10.7%种质资源开花,经过人工授粉的芋杂交亲本产生果实,果实中的种子在MS培养基上萌发率达80%以上,种子萌发后再转移至MS培养基上培养,形成的种苗经过炼苗后出瓶栽培,种苗移栽成活率达80%以上.

    开花调查授粉种子萌发种苗繁育

    一氧化氮缓解番茄幼苗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

    夏承东方大伟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番茄幼苗为材料,采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处理番茄幼苗,探讨不同浓度硝普钠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叶绿素荧光初始参数、净光合效率、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硝普钠处理,可有效降低叶片中的MDA含量,维持较高水平的Fv/Fm、POD、SOD与CAT活性,而经0.5 mmol/L硝普钠处理后,加剧了叶片中MDA的积累,叶片中Fv/Fm、POD、SOD与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可见,0.1 mmol/L硝普钠处理可有效缓解番茄幼苗的干旱胁迫,而0.5 mmol/L硝普钠处理则加剧了叶片的膜脂过氧化,加重了干旱胁迫的发生.

    一氧化碳干旱胁迫叶绿素初始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

    冷凉气候条件下卷丹百合珠芽春播和秋播生长性状研究

    刘高峰唐楠唐道城巨秀婷...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卷丹百合珠芽在青海冷凉气候条件下秋播和春播的生长特性,以四川黔江卷丹百合珠芽为材料,通过春播与秋播2个播种时期种植卷丹百合珠芽,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卷丹百合各项生长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卷丹百合的形态指标(株高、珠芽位置、珠芽数量、叶数)有明显影响,秋播条件下,珠芽成熟初期株高平均为49.31 cm,叶数为57.67枚,珠芽数量平均为17.23粒,到全株珠芽形成期株高平均达63.97 cm,叶数达64.8枚,珠芽数量平均达22.46粒,珠芽产量平均达844.64 g/m2.春播条件下,珠芽成熟初期株高平均为34.7 cm,叶数为48.47枚,珠芽数量平均为11.57粒;整株珠芽形成时株高平均达49.2 cm,叶数为54.63枚,珠芽数量平均为13.76粒.珠芽产量平均达529.59 g/m2.秋播处理能够促进卷丹百合植株苗的生长发育、提高珠芽质量,秋播条件下卷丹百合珠芽总糖、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春播条件.由此可知,在冷凉气候条件下卷丹百合珠芽春播和秋播间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同时,秋播方式能够很好地适应青海地区气候条件.

    卷丹百合珠芽播期

    基于InVEST模型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以杨溪河流域为例

    刘树锋陈记臣关帅王会...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杨溪河流域为例,利用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GeoSOS-FLUS)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并通过InVEST模型对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杨溪河流域内未来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更趋于集中,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并趋于消失,林地面积大量增加并普遍大于其他土地类型;杨溪河流域在现状和未来各情景下均表现为上游和下游的产水量较高;人类活动会对杨溪河流域产水量产生影响,注重全球化的变化和环境保护可保持流域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在流域的开发利用中有重要作用,需要保护林地并协调经济、环境和资源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以维持杨溪河流域等我国南方中小流域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

    InVEST模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水源涵养杨溪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