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减源对小麦叶绿素·光合速率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减源对小麦叶绿素·光合速率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扫码查看
选取汉中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加压减源处理,分别在花后6、25 d测定叶绿素含量,处理后开花前期6 d,3种类型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在去倒三叶与去旗叶处理下,出现了开花前期6d时,有去旗叶叶绿素含量大于去倒三叶处理,但花后25 d时,出现去倒三叶处理叶绿素含量大于去旗叶处理;减源处理后,花后期即灌浆期,大穗型及多穗型品种叶源原初光能转化效率比中间型高,不同减源处理对粒重的影响表现各异,大穗型品种降幅最为明显,以中间型品种最为稳定;因此在选育新品种时,在形态上要优先考虑中间型品种,其次为大穗型、多穗型品种,而且在该生态气候条件下,要稳产应适度扩大中间型品种的种植面积,大穗型品种要获得高产,应保证穗数来弥补减源导致的同化产物供应不足引发的粒重下降问题.单个指标不能体现品种的特征特性,因此该试验的结论不能作为推荐的充分指标,还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考虑.
Effects of Source Reduction on Chlorophyll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Panicle Traits of Wheat

张先平、梁秋霞、郝兴顺、白立华、李云、尹素芬、李小安、杨利群、饶建国、李荷娟

展开 >

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汉中723000

汉中路街道办事处,陕西汉中723000

减源 小麦 叶绿素 光合速率 穗部性状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

S2015TNNY0021.

2020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0.48(1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