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篱壁架软枣猕猴桃定植当年生长调查

    李兰程大伟李明顾红...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年生红色软枣猕猴桃优系"红宝石66-63"为试验材料,研究新型篱壁架栽培整形对其定植当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平棚架相比,新型篱壁架栽培的植株定植当年长势良好,各性状优于平棚架栽培植株.植株总生长量、主干粗度、主蔓粗度及结果母枝数量、结果母枝生长量均大幅增加,第二年产量近4 500 kg/hm2,表现出较好的结果能力和丰产潜力.

    软枣猕猴桃新型篱壁架枝蔓生长量粗度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利用

    秦一心焦学振胡仁传陈星星...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是松溪人民在溪谷冲积台地上引种竹蔗,并与当地其他传统作物协同发展而来的栽培系统.2021 年被评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乃至全球目前唯一以甘蔗为核心作物的农业文化遗产.从松溪竹蔗栽培系统固碳固沙的生态价值、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价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三方面,分析了其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松溪竹蔗栽培系统保护利用现状及其"百年蔗"种植面积严重萎缩、传统竹蔗品种面临挑战、系统传承的困境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识别与保护关键要素、打通发展渠道、多方参与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保护发展的对策.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竹蔗栽培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民族生态学松溪县

    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常文婷叶敏盛海燕单亮...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安江作为皖浙两省人民共同的母亲河,承担着饮用水源供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战略地位举足轻重.2012年以来,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部分水体水质不稳定、局部水体藻类水华风险较高等问题.剖析当前新安江流域水生态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建议通过加快推进共保规划实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从严防范水风险、加强流域共保联治等措施,着力解决流域突出的水生态环境问题,确保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协同发展稳步推进.

    新安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形势对策

    无人机施药法治理互花米草研究——以崇明北沿滩涂为例

    李永涛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入侵改变了崇明北沿滩涂生境,威胁了崇明生态岛生态环境安全,为治理崇明北沿大面积互花米草,经技术遴选后开展无人机施药法治理互花米草试验研究.在先行试验区的一个互花米草生长季内4 次施药,总结互花米草施药技术要点、质量控制要点和施药效果,并跟踪监测评估施药引起的环境风险,进而评估无人机施药法治理崇明北沿滩涂大面积互花米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无人机施药法治理互花米草效果明显、风险可控、质量达标,是崇明北沿大面积互花米草有序灭除的有效技术之一.

    互花米草治理无人机施药监测评估

    福建省耕地生态压力与农业经济的脱钩分析

    薛若晗
    61-6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并分析福建省2006-2020年的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和耕地生态压力指数.选用Tapio脱钩模型对耕地生态压力和农业经济的脱钩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20年,福建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降低了20.0%,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降低了49.3%;耕地仅在2006年存在生态盈余,其余年份都出现生态赤字,且人均生态赤字呈现扩大趋势,2020年达到2007年的4.3倍;耕地生态压力指数15年里上升了60%;耕地生态压力和农业经济的脱钩状态以强脱钩和弱脱钩为主,个别年份具有不稳定性.

    生态足迹国家公顷耕地生态压力脱钩理论福建省

    甘蔗根系土壤浸提液GC-MS检测预处理工艺优化

    王士龙朱景焕孙晓波宾彩艳...
    65-6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蔗根系土壤为原料,采用甲醇试剂浸提并辅助超声波预处理方法处理甘蔗根系土壤,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样品检测,以质谱数据库检索出的化感物质种类数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预处理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5(g∶mL)、超声波功率210 W、超声波时间100 min,检测出来的化感物质有17个.

    甘蔗根系土壤化感物质预处理工艺优化超声波

    长荡湖富营养化水平及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沈伟沈丽娟谢文理
    68-7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长荡湖富营养化状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9 年1-12 月对长荡湖浮游植物和水质理化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长荡湖全年TLI范围为57.3~65.5,不同湖区TLI范围为59.6~62.7,TLI整体年均值61.5,全湖整体已处于轻度至中度富营养状态.长荡湖浮游植物共监测到7门144种,其中绿藻门最多,有70个种,其余依次是硅藻门32种、蓝藻门19 种、裸藻门12种、隐藻门4种、甲藻门4种、金藻门3种.从种类组成上看,绿藻是种类最多的藻类,占总种类数的48.6%,主要有栅藻、四角藻等;其次是硅藻,占总种类数的22.2%.CCA分析表明,长荡湖营养盐浓度和藻类群落组成呈现较强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水温、高锰酸盐指数、TP和叶绿素a与蓝藻丰度表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富营养化环境因子

    宁夏主要农作物生产碳足迹测算与分析

    杨伏杰马军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宁夏5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分析2008-2020年宁夏3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变化,测算3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碳足迹,比较碳足迹的变化特征和地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2008-2020年,宁夏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碳足迹增长了3.81%,碳足迹累计量达到2 536.49万t CO2 当量(CO2-eq),其中玉米生产的碳足迹累计量占总累计量的比重超过50%;银川市和吴忠市3 种农作物生产的碳足迹相对较高,其碳足迹累计量占宁夏碳足迹累计量的比重均超过 25%;5 个地级市碳足迹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为了降低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应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或禁止农作物秸秆的焚烧,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农田固碳能力.

    农作物生产碳足迹变异系数宁夏

    自然因子对四川省NDVI变化的影响

    熊若妃张翠兰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MODIS-NDVI时序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的方法,结合植被类型、坡度、坡向、地貌、高程分析NDVI的变化趋势;同时利用2000-2018年气候格网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气候因子对NDVI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0-2020 年四川省NDVI总体呈升高趋势,旱地、阴坡、丘陵、西北坡的NDVI增长比例最高,而城市中心呈现明显的退化趋势;气候因子对NDVI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气温、≥10℃积温、气压、空气比湿、降水强度、风速;气候因子对植被NDVI的影响大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和相互增强的交互作用.

    NDVI变化趋势自然因子气候响应四川省

    安徽部分地区湖羊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鉴定

    黄媛媛谭美玲薄瑞红余承波...
    82-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90%的置信区间,在安徽省宿松县、望江县和霍山县的4 个规模化羊场共采集湖羊鼻拭子样本 598 份,经分离纯化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共检出445株菌株,优势菌株主要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检出呼吸道致病菌共 3 种 7株,分别为巴氏杆菌1株、链球菌1株、鲍曼不动杆菌5株,致病菌检出率较低.其中,霍山县样本呼吸道致病菌检出率最高(2.24%),其次为宿松县(2.13%),望江县2个羊场的样本均未检出上述呼吸道致病菌.该研究对于合理选择敏感药物对湖羊呼吸道疾病进行科学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病原微生物呼吸道鉴定湖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