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疆不同厚皮甜瓜品种的比较试验

    宋伟王万蓉魏俊梅张栋海...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新引进的10个厚皮甜瓜品种在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双膜小拱沟种模式下生育期、生长量、果实品质及产量等性状进行了模糊概率值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色年华、酥蜜7号、多娇、赛斯蜜等长势好、果实综合品质优、产量高,在本地的适应性较好,可作为本地区双膜小拱沟种模式下推广种植的推荐品种,其中金色年华的果实品质、产量均优于本地主栽品种(天都银蜜),其产量达82.40 t/hm2,可作为优选主推品种.酥香8号、波斯蜜1号长势弱、产量低,农人蜜冠抗病性差,均不适宜在本地推广.

    双膜小拱种植厚皮甜瓜品种生育期生长量果实品质

    基于主成分与分子标记鉴定的樱桃番茄新组合综合评价

    赵云霞颜秀娟王学梅杨冬艳...
    51-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8份樱桃番茄组合为试材,通过对15个果实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对其抗病性的分子标记鉴定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樱桃番茄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28份樱桃番茄杂交组合之间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以方差贡献率大于79% 为标准,提取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64%,对主成分因子进行未旋转因子得分,计算各樱桃番茄的综合得分并对其进行排序,以综合得分大于0.9为标准,有A6、A1、A8、A28、A7综合得分位居前5,且通过抗病性分子标记鉴定表明这5个组合均含有10个抗病位点基因,因此这5个组合的综合品质和抗病性均表现较好,适合进一步试种推广.

    樱桃番茄主成分分析分子标记鉴定综合评价

    膨润土与有机肥对风沙地披碱草多项生理特性的影响

    卜繁迪王东升蒋明宇吕崇源...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肥料配施方式、改善风沙地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能力.[方法]设置CK(空白对照)、T1(有机肥1.0 kg/m2)、T2(膨润土5.0 kg/m2)、T3(膨润土5.0 kg/m2+有机肥1.5 kg/m2)、T4(膨润土5.0 kg/m2+有机肥1.0 kg/m2)5个处理,监测披碱草各不同生育期生理特性变化,探讨膨润土、有机肥不同施配方式对披碱草各生育期的生理特性影响,分析不同配施的膨润土、有机肥对风沙地改良效果.[结果]膨润土与有机肥的配施对披碱草生理特性有促进作用,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T4处理显著提高了披碱草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在成熟期分别较CK提高了33.51%、27.57%、65.37%、39.58%和43.30%,MDA含量降低了25.95%.[结论]风沙地施用膨润土与有机肥可促进披碱草生理特性的变化,提高了风沙地改良效果.

    膨润土有机肥风沙地披碱草生理特性

    公园水体浮游藻类与富营养化评价——以望海公园为例

    田虹任明慧唐玉凤石教旭...
    59-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昭通市望海公园的水体情况,2019年5月—2020年5月对该公园的浮游藻类组成进行调查,并根据浮游藻类的种类及数量,利用污染指示藻类评价法、理化指标评价法、复合藻商指数法对其水体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从望海公园水体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81属231种.其中,绿藻门135种和硅藻门46种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其次为裸藻门25种.3种评定方法的结果显示,望海公园的水质呈现富营养化.

    浮游藻类群落组成水质水体富营养化望海公园

    成都市2015—2020年生态敏感性变化分析

    康森源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7类影响因子对城市生态进行单因素与综合分析;然后计算城市各级生态敏感性重心转移情况;最后对县域进行生态敏感性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总体生态敏感性中的中心区域以中度敏感性为主,高度敏感性区域分布于山地、林地区域,其余各类敏感性全市均有分布;各级生态敏感性分布较为均匀,各级生态敏感性重心除不敏感区在东部区域外,其余生态敏感性重心均在城市地理重心周围;且各县域生态敏感性存在空间自相关的关系,热点区域为西南地区,冷点区域为城市中部地区.

    生态敏感性层次分析法重心转移空间自相关

    2010—2021年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动态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高芮陈希子钱圆钱华...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0—2021年巢湖水华暴发面积、频次、藻密度及叶绿体a含量,分析了巢湖近10年蓝藻水华暴发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巢湖蓝藻在每年4—9月增殖较快,巢湖蓝藻水华暴发面积在2010—2018年呈上升趋势,2018年达434 km2,为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拐点,此后水华面积下降.2017—2021年巢湖藻密度稳中有降,水华面积呈下降趋势,但水华暴发频次未见减少.基于近10年巢湖营养盐浓度、气温、水位、降雨量、日照时数数据与蓝藻水华暴发面积的相关分析表明,氮、磷营养盐是诱发巢湖藻类增殖的主要原因,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水位等气象水文因子为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驱动因素.

    巢湖蓝藻水华动态变化驱动因素

    深汕特别合作区旱地土壤肥力状况调查与分析

    刘梦丹胡思敏王宗抗
    74-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深汕特别合作区典型旱地土壤肥力状况,为旱地作物施肥管理、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深汕特别合作区典型旱地进行土壤调查及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 3.32~7.25,有14.90%的土壤处于强酸性到极强酸性范围;有机质含量总体中等偏低,有61.70%的土壤处于缺乏及以下水平;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总体含量较低;土壤有效磷、有效铁含量总体较丰富,有效铜、有效锌含量整体中等偏上;土壤有效锰总体中等偏低,有55.32%的土壤处于锰缺乏状况.建议结合旱地作物养分需求及土壤肥力推行配方施肥,同步优化种植模式、农艺措施和施肥技术,并注意土壤磷和铁的过度积累,补充土壤有机质含量.

    深汕特别合作区旱地土壤肥力

    6种植物耐盐能力研究

    付永亮赵增锋邱小琮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指导西北地区湿地盐碱化改良和生态修复,以宁夏太阳山湿地作为试验区,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盐度下西芹(Apium graveolens Linn)、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Pall.)Les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6种植物的耐盐能力.结果表明,西芹、花花柴、千屈菜、黄菖蒲、马蔺、水葱6种植物在保证其成活率为50%的条件下,耐盐阈值分别为3.30‰、10.10‰、4.30‰、8.00‰、8.90‰、5.90‰,其耐盐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花花柴>马蔺>黄菖蒲>水葱>千屈菜>西芹.盐度超过5.00‰的强盐碱地区,花花柴、马蔺、黄菖蒲、水葱可作为生态修复的首选植物;盐度位于3.00‰~5.00‰的中度盐碱地区,西芹、千屈菜也可作为植物首选.

    湿地水生植物耐盐能力西北地区

    一例中华鳖腮腺炎的诊断与防治

    周秀娟梁倩蓉朱凝瑜丁雪燕...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5月,浙江诸暨某中华鳖养殖场中华鳖脖子肿胀、伸长,底板出现多处血点,并伴随大量死亡,经解剖可见腮部糜烂、充血明显,内脏呈现不同程度病变.从病鳖腮、肝、脾、肾、肠等组织分离纯化病原菌,经形态观察、生化鉴定确定其种属,并采用微量肉汤连续稀释法确定8种国标渔药对其最低抑菌浓度;同时,利用PCR方法检验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结果显示:自有典型临床症状的中华鳖组织中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和盐酸多西环素3种抗菌药物敏感.同时,在患病中华鳖内脏中检测到一种病毒,通过测序与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该病毒与中华鳖出血性综合征病毒同源性最高且聚为一支.病原回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与病毒均可引起中华鳖不同程度死亡.该例中华鳖腮腺炎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出血性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所致.该研究可为中华鳖腮腺炎的科学诊断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鳖腮腺炎出血性综合征病毒嗜水气单胞菌

    北部湾海域不同地理群体钝缀锦蛤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

    刁宏山赖胜琪尹聪邱炬维...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机选取3个不同地理群体钝缀锦蛤(广西北海、东兴和防城港),测量其壳长(SL)、壳高(SH)、壳宽(SW)、壳厚(ST)、前缘长(FEL)、后缘长(BEL)、外韧带长(OLL)、外韧带槽宽(OLFW)、活体质量(LBM)和软体质量(SPM)10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地理群体钝缀锦蛤表型性状对活体质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北海群体外韧带槽宽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7.650%;壳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027%.东兴群体软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8.421%;壳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453%.防城港群体软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4.348%;壳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423%.北海、东兴和防城港钝缀锦蛤群体的鲜出肉率分别为33.703%、35.238%和37.107%.不同地理群体钝缀锦蛤的大部分表型性状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不同地理群体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表型性状有所不同,北海群体壳高对活体质量的相关指数和直接作用均最大,分别为0.780和0.632,是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东兴群体壳高对活体质量的相关指数和直接作用均最大,是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均为0.783;防城港群体壳长对活体质量的相关指数和直接作用均最大,是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均为0.514.3个群体钝缀锦蛤表型性状与活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如下:北海,WT1=-41.611+1.233SH+0.671SW;东兴,WT2=-49.825+1.899SH;防城港,WT3=-25.148+0.901SL.

    钝缀锦蛤地理群体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