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例中华鳖腮腺炎的诊断与防治

一例中华鳖腮腺炎的诊断与防治

扫码查看
2021年5月,浙江诸暨某中华鳖养殖场中华鳖脖子肿胀、伸长,底板出现多处血点,并伴随大量死亡,经解剖可见腮部糜烂、充血明显,内脏呈现不同程度病变.从病鳖腮、肝、脾、肾、肠等组织分离纯化病原菌,经形态观察、生化鉴定确定其种属,并采用微量肉汤连续稀释法确定8种国标渔药对其最低抑菌浓度;同时,利用PCR方法检验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结果显示:自有典型临床症状的中华鳖组织中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和盐酸多西环素3种抗菌药物敏感.同时,在患病中华鳖内脏中检测到一种病毒,通过测序与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该病毒与中华鳖出血性综合征病毒同源性最高且聚为一支.病原回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与病毒均可引起中华鳖不同程度死亡.该例中华鳖腮腺炎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出血性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所致.该研究可为中华鳖腮腺炎的科学诊断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for a Case of Parotiditis in Trionyx sinensis

Trionyx sinensisParotiditisHemorrhagic syndrome virusAeromonas hydrophila

周秀娟、梁倩蓉、朱凝瑜、丁雪燕、朱斐

展开 >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浙江省畜禽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动物健康互联网检测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杭州311300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渔业检验检测与疫病防控中心,浙江杭州310023

中华鳖 腮腺炎 出血性综合征病毒 嗜水气单胞菌

浙江省基本公益研究项目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

LY20C1900012020FR041

2023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3.51(18)
  • 13